首页> 中文学位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蜗神经管及听骨链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6h】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蜗神经管及听骨链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CT仿真内窥镜在诊断骨性蜗神经管发育不良中的初步应用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综述

第二部分 听骨链连接关系层面诊断锤砧复合体中断的临床价值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及著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English article Ⅰ

English article Ⅱ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回顾性评价螺旋状结构消失做为CT仿真内窥镜诊断骨性蜗神经管发育不良的可行性。
   研究方法:病例组包括14例骨性蜗神经管发育不良患者(平均年龄5.5岁,1-15岁,6男,8女),共20耳。对照组由没有内耳及内听道疾患的50例(平均年龄6.6岁,1-15岁,29男,21女)受试者组成,共100耳。3例病人和9例对照组受试者采用4排多层螺旋CT(MX8000)扫描;11例病人和41例对照组受试者应用16排多层螺旋CT(SomatomSensation16)或64排多层螺旋CT(SomatomSensationCardiac64)扫描。每个受试者仰卧位,头放在中立位置,下颏无旋转,扫描基线为瑞德基线。扫描方向:从上到下;双侧颞骨均扫描。扫描参数如下:MX8000多层螺旋CT:电压120kV;电流150mAs;层厚0.6mm;准直0.5mm;螺距0.875;重建间隔50%;骨算法重建;视野250mm。Sensation16和Sensation64多层螺旋CT:电压120kV;电流150mAs;层厚0.6mm;准直0.6mm;螺距0.5;重建间隔50%;卷积核B70;视野250mm。
   仿真内窥镜观察骨性蜗神经管采用Flythrough技术(FlyThrough,3D)。视轴垂直于检查平面,仿真内窥镜视点放在内听道底的前下象限处,指向蜗轴,调整视点位置、视轴方向,如果仿真内窥镜阈值设置如下:下限阈值850产~1150,上限阈值3071,在蜗区会出现与螺旋孔列相对应的螺旋状结构。中央管指的是位于横嵴前下方的孔;螺旋状结构指的是位于蜗区的,中央管周围的螺旋状裂隙。阳性结果指螺旋状结构或者中央管的消失;阴性结果指螺旋状结构或者中央管的存在。
   两个放射科医师独立评价螺旋状结构是否存在。以临床及常规影像诊断结果作为骨性蜗神经管发育不良的诊断金标准。计量资料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检验。计算观察者间一致性及CT仿真内窥镜诊断骨性蜗神经管发育不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Youden指数。
   结果:病例组及对照组在年龄(P=0.335)、性别(P=0.314)、左右侧(P=0.683)上无统计学差异。诊断为骨性蜗神经管发育不良的20耳(右11,左9)中,17例未显示螺旋状结构,3例显示螺旋状结构,对照组中均显示螺旋状结构。观察者间有大量一致性(K=0.773)。以螺旋状结构消失做为征象诊断骨性蜗神经管发育不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Youden指数分别为85%,100%,98%,0.85。螺旋状结构消失在病例组及对照组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
   诊断为骨性蜗神经管发育不良的20耳中,5例未显示中央管,对照组中均显示中央管。以中央管消失做为征象诊断骨性蜗神经管发育不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Youden指数分别为25%,100%,88%,0.25。中央管消失在病例组及对照组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虽然螺旋状结构消失和中央管消失在诊断骨性蜗神经管发育不良有相似的特异度,但是前者有更好的敏感性和准确率。
   结论:以螺旋状结构消失做为征象诊断骨性蜗神经管发育不良有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和观察者间一致性,螺旋状结构消失可以作为诊断骨性蜗神经管发育不良的有用征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