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节能监察制度研究
【6h】

我国节能监察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对节能监察意义的研究

1.2.2 对节能监察机构的研究

1.2.3 对节能监管方式的研究

1.2.4 节能法律制度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点

1.4.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节能监察制度的一般理论

2.1 节能监察的概念和特征

2.1.1 节能监察的概念

2.1.2 节能监察与行政执法

2.1.3 节能监察的特征

2.2 节能监察的功能与作用

2.2.1 贯彻节能法律制度

2.2.2 维护节能管理秩序

2.2.3 推动社会节约能源

2.3 节能监察制度的意义

2.3.1 节能监察制度的经济学意义

2.3.2 节能监察制度的行政管理学意义

2.4 节能监察制度的基本要素

2.4.1 主体与权限

2.4.2 过程与程序

2.4.3 效果与责任

第3章 我国节能监察制度现状与问题

3.1 我国节能监察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3.2 我国节能监察制度的现状

3.2.1 节能监察主体及权限分配现状

3.2.2 各地节能监察机构建设情况

3.2.3 我国节能监察制度的成效

3.3 我国节能监察制度存在的问题

3.3.1 节能监察机构体系不健全

3.3.2 节能监察社会认知程度低

3.3.3 节能监察能力建设水平不高

3.3.4 节能监察效率有待提高

3.3.5 节能监察缺位和重复执法现象并存

3.4 我国节能监察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

3.4.1 节能监察法律依据不完善

3.4.2 个别地方政府对节能监察不够重视

3.4.3 节能监察存在体制障碍

3.4.4 节能监察方式存在缺陷

第4章 国外能源监管制度及其启示

4.1 美国的能源监管制度及其启示

4.1.1 主要做法

4.1.2 启示

4.2 加拿大能源监管制度及其借鉴

4.2.1 主要做法

4.2.2 启示

4.3 德国能源监管制度及借鉴

4.3.1 主要做法

4.3.2 启示

4.4 其他国家能源监管制度的借鉴

4.4.1 蒙古能源监管制度

4.4.2 日本能源监管制度

4.4.3 主要借鉴

第5章 完善我国节能监察制度

5.1 完善我国节能监察立法

5.1.1 统一节能法律制度

5.1.2 对节能监察制度进行专门立法

5.2 健全我国节能监察体制

5.2.1 建立独立的节能监察机构

5.2.2 推行节能综合执法

5.3 优化我国节能监察制度要素

5.3.1 优化节能监察主体及权限配置

5.3.2 完善节能监察程序

5.3.3 实施节能监察问责

5.4 创新我国节能监察方式

5.4.1 建立用能单位节能监察档案

5.4.2 探索节能监察自行申报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当前,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重大议题。中国近年来能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节能降耗。节能是市场失灵的领域,要解决能源节约问题,需要由政府进行合理干预。节能监察是政府节能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贯彻节能法律制度、维护节能管理秩序、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方面有其固有的功能与作用。我国的节能监察工作刚刚起步,已经作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障碍。通过对节能监察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克服节能监察中的障碍因素提供借鉴,通过提出创新的思路和对策,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从节能监察基本概念、节能监察的功能作用、节能监察制度的意义、节能监察制度的基本要素等方面,比较全面地梳理了节能监察制度的一般理论。其中,在分析节能监察制度的基本要素时,笔者从节能监察的主体与权限、过程与程序、效果与责任等方面将节能监察制度进行分解,为随后的分析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本文对节能监察制度的发展背景和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总结当前节能监察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成因。通过研究笔者发现,我国节能监察制度存在节能监察机构不健全、能力建设水平低、社会认知度低、重复执法与执法缺位并存等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节能监察在法律制度、政府节能监察意识、节能监察体制、节能监察方式等方面存在欠缺。
   通过研究国外能源监管的做法,笔者发现,设置独立的监管部门,实现主管部门与监管部门分离,是国外能源监管通常采用的模式。除此之外,增强节能法律的可操作性、授权监管人员在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协调国家和地方能源监管部门关系,也是国外能源监管值得借鉴的做法。
   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从健全节能法制、优化节能监察制度基本要素、创新节能监察方式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节能监察制度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