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民党组织运作问题研究(1927-1948)
【6h】

国民党组织运作问题研究(1927-1948)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截取1927年至1948年这段时间国民党的组织运作问题为研究对象,因为这段时间国民党已摆脱了民国初年的摸索期,成为国民党组织运作较为稳定的一段时期。本文旨在通过对国民党在组织运作中出现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从而形成政党组织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以期对现代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有一些启示。
  政党和政党政治的出现是近代以来政治转型的关键,它适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民主成为政治的核心要素。政党政治出现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随后向其它国家蔓延,但政党政治在这些国家的发展的效果并不相同。有的政党快速发展,有的政党逐渐走向衰败,把握影响政党兴衰的核心因素对发展中国家政党政治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认为每一个社会的存在都有它的特殊性,社会的发展存在着某种路径依赖,只有这个社会本身的历史才最具有借鉴意义。一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就是在中国政党的推进下演进的。中国政党的发展是不断适应中国国情并与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交互作用中进行的。国民党执政是共产党执政以前唯一的一次政党执政,但组织的运作的问题导致了国民党的迅速垮台。因此,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建设对现代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有更大的借鉴作用。
  本文运用斯科特的三种理论视角把国民党组织分为正式结构、非正式结构和开放结构三个层面。然后分别分析这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本文基本内容设计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组织运作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国民党组织运作存在的问题。国民党组织存在着正式结构背离组织目标、非正式结构造成组织内耗以及开放结构组织完成社会任务的效能不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国民党组织运作问题的原因。本文认为正式结构需要的政治社会基础并没有形成,因此正式结构的变异是必然的。国民党权力的私有化导致了国民党派系的形成及派系的恶性竞争。国民党组织建设的落后直接导致了组织效能的不足。第四部分主要分析对现代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启示。首先,经济、社会发展是政治发展的前提。同时加强政党法治,使权力在制度规则下运行才能保证权力的公共性。最后,组织效能是政党的核心资源,政党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并不断革新才能保持生机与活力。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不是单纯的从历史必然性方面来描述政党的兴衰,而是从组织理论的角度来研究政党建设的规律。政党的成功既要顺势而为,也要积极建设。政党的发展不是来源于理论合理性,而是来源于现实合理性,只有从中国的历史中,中国的现实中才可以找到政党建设的方向。因此,本文的研究对现代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