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乳腺癌前病变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评价及其发生机制的初步研究
【6h】

乳腺癌前病变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评价及其发生机制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乳腺癌前病变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乳腺癌前病变大鼠模型发生机制的初步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综述 乳腺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的建立

English articles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一部分 乳腺癌前病变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
  本研究分别从致癌剂的种类、致癌剂和雌孕激素给药途径、剂量、周期方面,分4次动物实验依次进行,以此探讨能够延长癌前病变窗口期、与人体内环境最为接近的诱发型乳腺癌前病变大鼠模型的最佳方法,为乳腺癌的预防提供动物平台。在建模过程中,引入超声、MRI影像学检测,结合大体形态学观察,参考最终病理学诊断金标准,评价并确定乳腺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终点的指标。
  方法及结果:
  一,建立乳腺癌前病变大鼠模型。
  1.实验一:致癌剂DMBA和MNU的选择。随机将SD大鼠分成七组,分别进行如下干预:一组,6只,空白对照组;二组,12只,DMBA100mg/kg一次性灌胃;三组,10只,DMBA100mg/kg一次性灌胃+雌孕激素5天一周期;四组,12只,DMBA100mg/kg一次性灌胃+雌孕激素30天一周期;五组,10只,MNU50mg/kg一次性灌胃;六组,10只,MNU50mg/kg一次性灌胃+雌孕激素5天一周期;七组,10只,MNU50mg/kg一次性灌胃+雌孕激素30天一周期。
  结果:实验终点前,因致癌剂毒性所致总死亡率DMBA各组(二、三、四组)为38.23%,MNU各组(五、六、七组)为43.33%;实验开始后第120~180天之间, DMBA各组发现癌前病变的大鼠分别为二组5只(62.50%)、三组3只(50.00%)、四组4只(57.00%);至实验终点,DMBA各组所有存活大鼠均出现IBC且集中出现在第150~200天。MNU各组,除第七组发现一只大鼠出现癌前病变外,其余各组均未发现癌前病变。MNU各组最终出现IBC的大鼠数目分别为4、5、5只。MNU组癌前病变检出率低、死亡率高,可能与其毒性更强,使得癌前病变窗口期窄,不易被检出有关。据此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选择DMBA作为癌前病变诱导剂。
  2.实验二:致癌剂DMBA给药方式一灌胃或腹腔注射的选择。随机将SD大鼠分成六组,每组5只,分别进行如下干预:一组,DMBA6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雌孕激素5天一周期;二组,DMBA5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雌孕激素5天一周期;三组,DMBA100mg/kg一次性灌胃+雌孕激素5天一周期;四组,DMBA60mg/kg一次性灌胃+雌孕激素5天一周期;五组,DMBA50mg/kg一次性灌胃+雌孕激素5天一周期;六组,DMBA40mg/kg一次性灌胃+雌孕激素5天一周期。
  结果:DMBA腹腔注射实验组在19天内10只大鼠均死亡,尸检发现大量淡血性腹水,肝、肾体积增大,经病理证实存在肝、肾部分急性坏死。相比之下,灌胃给药各组死亡率较低,但因每组大鼠基数较少,各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因此我们认为DMBA腹腔注射毒性大,致死率高,在后续实验过程中,均采用DMBA灌胃的给药方式。
  3.实验三:雌孕激素给药周期—5天或30天的选择。随机将SD大鼠分成四组,分别进行如下干预:一组,6只,对照组;二组,15只,DMBA100mg/kg一次性灌胃+雌孕激素序贯30天一周期;三组,15只,DMBA100mg/kg一次性灌胃+雌孕激素序贯5天一周期;四组,15只,单药DMBA100mg/kg一次性灌胃组。
  结果:本次实验中,我们增加了每组大鼠数量,DMBA单药、DMBA联合雌孕激素5天一周期、DMBA联合雌孕激素30天一周期进行对比,结果显示,DMBA联合雌孕激素5天一周期组癌前病变检出率(55.60%)高于二组(40.00%)和四组(37.50%),提示雌孕激素5天一周期有助于稳定大鼠乳腺癌前病变,延长窗口期。
  4.实验四:致癌剂DMBA剂量和给药次数选择。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本次实验采用低剂量分次给药的方式,致癌剂DMBA从10mg/kg到30mg/kg,每组递增5mg/kg,分别在实验开始的第1天、55天、96天三个时间点进行致癌剂干预。
  结果:研究发现除30 mg/kg组大鼠有50%死亡率外,其余各组死亡率均低于20%。
  二.建立大鼠乳腺癌前病变模型的评价指标。
  1.大体形态观察,包括视诊和触诊。
  2.超声观察内容:肿物边界、界限、形态、内部回声、有无细点状强回声钙化灶、有无后方回声衰减、血流信号Adler半定量分级、内部动脉血流指数。
  3.MRI观察内容:普通扫描和增强扫描中,腹部皮下组织信号强度、有无异常强化、动态增强血流动力学曲线表现型等。
  4.病理学观察,所有组织切片均进行HE染色,无法明确诊断者,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乳腺肌上皮分子标记物P63进行进一步诊断。
  结果:
  1.在大体形态上,癌前病变大鼠模型表现为乳腺皮肤红润、隆起,乳头增高增大;触诊可及皮下脂肪垫增厚、质软,肿物多呈不规则形、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
  2.超声显示,癌前病变肿物边界多不规整,界限不清,形态不规则,可表现为凹凸不平或有角状凸起;内部回声较低;有时可见细点状强回声钙化灶;少部分有后方回声衰减;血流信号Adler半定量分级Ⅰ~Ⅱ级;内部动脉血流指数RI>0.7。磁共振T1WI上多呈低或中等信号;增强扫描中,可见异常强化,多为小斑点状强化灶或肿块强化灶、导管样或段样强化;动态增强血流动力学曲线表现为流出型或平台型。
  3.病理学观察,通过HE染色和P63免疫组化共同确诊,癌前病变分以下几种病理学类型:不典型导管增生(ADH)、导管原位癌(DCIS)、不典型小叶增生(ALH)、小叶原位癌(LCIS)。
  结论:
  1.DMBA较MNU毒性低,在乳腺癌前病变建模过程中,可提高大鼠出现癌前病变的机率。
  2.模型建立过程中,选择DMBA分次小剂量灌胃,可在保障造模效果的同时显著降低各实验组大鼠死亡率。
  3.雌孕激素刺激大鼠腹部皮下乳腺腺体增生,5天为一周期的给药方式与大鼠体内固有的生理周期(5天)相适应,可规律性出现增生复旧变化,创建了较为适宜的机体内环境,使建模过程中,乳腺癌前病变进程相对延长。
  4.超声表现为局部不均匀低回声、血流局灶性增强;动态增强MRI中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表现为流出型或平台型,均可以作为癌前病变活体动态观测的参考指标。
  5.DMBA(15mg/kg第1天、55天、96天分别灌胃)联合雌激素(0.Smg/kg/d腹腔注射)+孕激素(4 mg/kg/d腹腔注射)序贯给药(每5天为一给药周期)能成功建立较稳定的乳腺癌前病变动物模型。
  第二部分 乳腺癌前病变大鼠模型发生机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
  在已经成功建立乳腺癌前病变大鼠模型的基础上,初步探讨雌激素在其模型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1.采用ELISA实验技术检测模型中正常乳腺组织、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组织中2-OH-E2、4-OH-E2和16α-OH-E1的水平。
  2.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Rα、ERβ及PI3K-P85α在正常乳腺组织、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3.数据处理:应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ELISA数据应用MasterPlexReaderFit专业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结果:
  1.2-OH-E2、4-OH-E2和16α-OH-E1含量在大鼠正常乳腺组织、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组织中均逐步升高,尤其以4-OH-E2和16α-OH-E1含量增高更为明显(P<0.001)。
  2.4-OH-E2与2-OH-E2的比值在大鼠乳腺癌前病变组织中最高,且与正常组织、乳腺癌组织中的比值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2和0.030)。
  3.16α-OH-E1与2-OH-E2的比值在大鼠正常乳腺组织、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组织中均逐步升高,但仅在正常乳腺组织、癌前病变组织与乳腺癌组织中比值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01)。
  4.ERα在大鼠正常乳腺组织、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组织中表达范围及总评分逐步增高,正常乳腺组织到乳腺癌前病变的差异最为显著(范围得分:P<0.001;总评分:P=0.003),而乳腺癌前病变到乳腺癌无明显差异。表达强度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
  5.ERβ在大鼠正常乳腺组织、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组织中表达范围逐步降低,正常乳腺组织与乳腺癌前病变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强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总评分中,正常乳腺组织与乳腺癌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6)。
  6.PI3K-P85α在大鼠正常乳腺组织、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组织中表达范围、强度均逐步增大,范围、强度及总评分在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01)。
  结论:
  1.乳腺癌前病变大鼠模型中,雌激素主要通过4-OH-E2和16α-OH-E1途径进行代谢。
  2.乳腺癌前病变大鼠模型中,雌激素主要与雌激素受体途径的ERα结合,启动下游雌激素受体元件,并且使PI3K-P85α表达上调。
  3.4-OH-E2与2-OH-E2的比值以及ERα表达水平在大鼠正常乳腺组织到乳腺癌前病变组织中的变化特异,可作为乳腺肿瘤诊断的辅助指标。
  4.人与大鼠雌激素致癌途径基本相似,此模型最大程度的模拟人体内环境致癌过程,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