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超声表现探究及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
【6h】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超声表现探究及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及目的: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是一种迄今为止病因不明的少见乳腺炎症。多数临床及超声科医生对该病缺乏认识,易误诊为化脓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甚至乳腺癌,导致延误治疗。由于该病有临床表现多样化、病程反复化、治疗难愈性等特点,诊断与治疗成为临床难点。近年来该病发病有增长趋势,以往文献对其超声表现虽有报道,但多缺乏特异性。本研究通过分析16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不同病程29次超声检查图像,并结合临床病程及术后病理特点,旨在探究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超声图像特异性,及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超声图像特点与临床病程、病理不同发展阶段的相关性。
  研究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6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并分型,详细收集相应临床特点及病理表现,并把超声特征、病程阶段、病理特征三者相对照,同时对比本院同期经病理证实的其他类型乳腺炎225例超声表现,探寻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超声图像特异性。
  超声图像采集应用Philips iU22及Mindray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2MHz。患者取常规仰卧位,必要时侧卧位以达到双侧乳房及腋窝的充分显露,对双侧乳腺各象限作顺时针扇形扫查,尤其关注腺体边缘、乳晕后方及临床触及包块处,随即探查腋窝有无淋巴结肿大。灰阶超声观测病变二维声像图特点,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及频谱多普勒(校正角度<60°),观察病变内部及周围血供情况、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等。
  数据分析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类变量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标准以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本研究16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29例超声图像可分为4种类型,各类型具有相应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特征。对比同期进行超声检查并病理确诊的浆细胞性乳腺炎、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的超声图像特点可见:
  (1)类淋巴结样回声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6/29,21%)、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患者(9/192,0.05%)、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0/33,0%),此类图像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中表现特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弥漫混合回声型:包括弥漫规则中低混合回声型和弥漫不规则低弱混合回声型。前者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5例(5/29,17.2%)、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患者48例(48/192,25%)、浆细胞性乳腺炎未见(0/33,0%);后者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3例(3/29,10.3%)、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患者未见(0/192,0%)、浆细胞性乳腺炎未见(0/33,0%)。
  (3)脓肿液化坏死型:按走行方式不同分平行管状和纵行葫芦状。前者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2例(2/29,6.9%)、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患者21例(21/192,10.9%)、浆细胞性乳腺炎30例(30/33,91%);后者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5例(5/29,17.1%)、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患者未见(0/192,0%)、浆细胞性乳腺炎1例(1/33,3%)。
  (4)多脓腔多瘘道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8例(8/29,27.6%)、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患者未见(0/192,0%)、浆细胞性乳腺炎2例(2/33,6%),此类图像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中表现特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及意义:
  不同类型超声表现见于不同病理病程发展阶段。而病变早期的非乳头区腺体内呈跳跃性孤立分布的类淋巴结样混合回声和病程发展中晚期的经久不愈的脓腔及多发复杂窦道最具特异性。弥漫混合回声型及脓肿液化坏死型需与其他疾病相鉴别。超声医师能认识本病并掌握其诊断特点,对该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