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学习成果的本科生类型及其分化机制研究
【6h】

基于学习成果的本科生类型及其分化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缘起

1.2.1 作为学习者的本科生,熟悉又陌生的群体

1.2.2 类型学是理解本科生学习差异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1.2.3 国内对本科生群体分化和学习差异的研究仍很欠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概念界定

1.4.1 学生学习成果

1.4.2 类型与类型学

1.5 文献综述

1.5.1 学习成果的概念与分类

1.5.2 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兴起过程与实践进展

1.5.3 大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因素

1.5.4 有关本科生类型的研究

1.5.5 有关学习投入的研究

1.5.6 有关学习方式的研究

1.5.7 基于混合方法对大学生学习问题的研究

1.5.8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1.6 研究思路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2.1 相关理论与分析框架

2.1.1 学习理论概述

2.1.2 学生发展理论

2.1.3 院校影响模型

2.1.4 超越主客二分的社会学理论

2.1.5 分析框架

2.2 方法论与研究设计

2.2.1 方法论: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混合方法

2.2.2 研究对象和拟研究的主要问题

2.2.3 定量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2.2.4 质性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2.2.5 两种资料的整合

2.2.6 研究步骤与技术路线

3 本科生学习成果表征

3.1 本科生学习成果分类框架与计量方法

3.1.1 本研究的学习成果分类框架

3.1.2 学习成果计量方法

3.2 能力性成果: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值估算

3.2.1 变量选择、解释与描述

3.2.2 运用无条件模型检验方差成分

3.2.3 建立随机系数模型

3.2.4 建立以截距为结果的两层线性模型

3.2.5 四年级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值

3.3 学业性成果:课程加权平均成绩标准分计算

3.4 情感性成果:学校满意度因子得分求解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学习成果的本科生类型及分布特征

4.1 六种学习成果类型学生及其特征

4.1.1 变量检验与聚类方法

4.1.2 聚类结果

4.2 六类本科生的人口统计学分布特征

4.2.1 基于性别的六类本科生分布

4.2.2 基于大学前家庭住址的六类本科生分布

4.2.3 基于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六类本科生分布

4.2.4 基于家庭经济状况自我感知的六类本科生分布

4.3 六类本科生的院校分布特征

4.4 六类本科生的学科分布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类型本科生的学习行为

5.1 各类本科生的学习投入

5.1.1 学习投入的概念内涵与定量操作化

5.1.2 各类本科生的学习投入总体描述

5.1.3 各类本科生的学习投入差异分析

5.2 各类本科生的学习方式

5.2.1 学习方式的概念与质性分析框架

5.2.2 各类本科生学习方式总体描述

5.2.3 各类本科生学习方式差异分析

5.3 六类本科生的学习行为特征

6 本科生类型分化机制

6.1 学习投入对本科生类型分化的解释

6.1.1 主动学习投入高的本科生群体学业性成果亦高

6.1.2 能力性成果和学业性成果的一致性显著影响学习投入对本科生类型的解释力

6.2 学习方式对本科生类型分化的解释

6.3 结构-认知-行动:本科生类型分化机制的整合分析

6.3.1“结构-认知-行动”:一个本科生类型分化的解释理论

6.3.2“结构-认知-行动”链与不同类型本科生的学习成果差异

7 结论与展望

7.1 基本结论

7.1.1 基于学习成果的不同本科生类型客观存在

7.1.2 各类本科生在多个维度上分布不均

7.1.3 各类本科生的学习投入差异明显

7.1.4 各类本科生的学习方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7.1.5 学习投入和学习方式是影响本科生类型分化的重要因素

7.1.6“结构-认知-行动”框架能有效解释本科生类型分化过程

7.2 本科生六分类的三重价值

7.2.1 作为一个描述性分类

7.2.2 作为一个解释性分类

7.2.3 作为一个发展性分类

7.3 对本科高校改进教与学的实践启示

7.3.1 学校支持如何回应学生发展

7.3.2 教师教学能否走向因类指导

7.3.3 学生学习怎样学会自我赋权

7.4 创新、不足与研究展望

7.4.1 研究创新

7.4.2 研究的不足与局限

7.4.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课题目录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与所获奖励和荣誉

附录3 2016全国本科生能力测评调查问卷样题

附录4 2016全国本科生能力测评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试样题

附录5 访谈提纲

附录6 访谈对象简况表

附录7 访谈原始记录举例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