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人际关系心理治疗指导的产前心理教育评价
【6h】

以人际关系心理治疗指导的产前心理教育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英文缩写词目录

声明

第1章前言

1.1研究背景

1.2本研究对护理专业的意义

1.3研究目的

1.4研究假设

1.5定义概念

第2章文献回顾

2.1文献检索方法

2.2文献综述

第3章概念框架

第4章研究方法

4.1研究设计

4.2研究总体、样本和抽样方法

4.3测量工具

4.4预试验

4.5收集资料的步骤

4.6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的资料分析

4.7产妇对产前心理教育的评价结果分析

4.8研究的伦理问题

第5章研究结果

5.1资料收集情况

5.2研究对象特征

5.3意向性分析结果

5.4符合方案数据集的统计分析结果

5.5产后6周和产后3个月两组可能有抑郁症产妇例数比较

5.6两种统计方法分析结果的比较

5.7产妇对产前心理教育“父母准备”的评价结果分析

第6章讨论

6.1初产妇的人口学、产科学特征

6.2妊娠期初产妇的社会支持、父母自我效能以及抑郁情况

6.3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

6.4产前心理教育“父母准备”对结果变量的影响

6.5在孕妇学校推广产前心理教育“父母准备”的可行性

6.6本研究方法学上的优点

6.7本研究的局限性

6.8今后研究方向

第7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探讨以人际关系心理治疗为指导的产前心理教育-“父母准备”是否能够促进初产妇产后6周和产后3个月的社会支持、父母自我效能水平;是否能够减轻抑郁症状,促进初产妇的心理健康;同时探讨初产妇是否接受以人际关系心理治疗为指导的产前心理教育-“父母准备”以及对它的评价。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量性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性研究方法。量性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对广州市某综合医院孕妇学校的190名初产孕妇进行随机分组,干预组92人,对照组98人。干预措施,产前心理教育“父母准备”是以人际关系心理治疗为指导设计的,内容包括妊娠晚期两节各90分钟的课程和产后2周内的一次电话随访。干预组的初产孕妇除了接受常规的产前教育外,还接受产前心理教育“父母准备”,而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产前教育。结果变量社会支持、父母自我效能以及抑郁症状分别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父母自我效能量表(PSOC-E)、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一般健康问卷(GHQ)来测量。两组初产妇分别在干预前、产后6周和产后3个月进行结果变量的测量。
   此外,还应用课程满意度问卷和一对一的半结构访谈方法,从初产妇的角度评估产前心理教育—“父母准备”的优缺点,探讨可能引起干预措施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研究结果:
   1.研究的结果变量社会支持、父母自我效能和抑郁症状三次测量间均呈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r=-0.10~0.79;P<0.05)。
   2.产前心理教育—“父母准备”对初产妇产后6周和产后3个月的社会支持、父母自我效能以及抑郁症状的影响:
   (1)将初产妇的社会支持、父母自我效能和抑郁症状当作一个复合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时间效应[F(8,181)=13.47,p=0.000,η2=0.373]、组间×时间效应[F(8,181)=10.26,p=0.000,η2=0.312]以及组间效应[F(4,185)=2.76,p=0.029,η2=0.056]均有统计学意义。
   (2)重复测量资料的单变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初产妇的社会支持水平在三次测量间的变化,结果显示时间效应[F(1.9,351.2)=7.16,p=0.001,η2=0.037]、组间×时间效应[F(1.9,351.2)=20.67,p=0.000,η2=0.099]以及组间效应[F(1,188)=7.24,p=0.008,η2=0.037]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初产妇产后6周的社会支持水平比妊娠期干预前升高(t=-5.58,P=0.000),产后3个月社会支持水平比产后6周下降(t=4.87,P=0.000)。对照组初产妇产后6周的社会社会支持水平比妊娠期干预前降低(t=5.35,P=0.000)。干预组初产妇产后6周和产后3个月的社会支持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5.02,P=0.000;t=2.08,P=0.039)。本结果说明产前心理教育“父母准备”能够促进初产妇的社会支持水平,作用持续到产后6周。
   (3)重复测量资料的单变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初产妇的父母自我效能水平在三次测量间的变化,结果显示时间效应[F(2,376)=17.18,p=0.000,η2=0.083]、组间×时间效应[F(2,376)=12.23,p=0.000,η2=0.061]和组间效应[F(1,188)=5.26,p=0.023,η2=0.027]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初产妇产后6周的父母自我效能水平比妊娠期干预前升高(t=-3.61,P=0.000),产后3个月的父母自我效能水平比产后6周亦升高(t=-2.56,P=0.012)。对照组初产妇产后6周的父母自我效能水平比妊娠期干预前降低(t=3.79,P=0.000),产后3个月的父母自我效能水平比产后6周升高(t=-5.34,P=0.000)。干预组初产妇产后6周和产后3个月父母自我效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3.79,P=0.000;t=1.99,P=0.048)。本结果说明产前心理教育“父母准备”能够促进初产妇的父母自我效能水平,作用持续到产后3个月。
   (4)重复测量资料的单变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初产妇的抑郁症状在三次测量间的变化,结果显示时间效应[F(2,376)=20.75,p=0.000,η2=0.099]、组间×时间效应[F(2,376)=11.91,p=0.000,η2=0.060]和组间效应[F(1,188)=4.93,p=0.028,η2=0.026]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初产妇产后6周的抑郁症状比妊娠期干预前减轻(t=4.02,P=0.000),产后3个月比产后6周又减轻(t=2.61,P=0.011)。对照组初产妇产后6周的抑郁症状比妊娠期干预前加重(t=-2.59,P=0.011),产后3个月比产后6周减轻(t=4.22,P=0.000)。干预组初产妇产后6周和产后3个月抑郁症状显著轻于对照组(t=-3.81,P=0.000;t=-2.23;P=0.027)。本结果说明产前心理教育“父母准备”能够减轻初产妇的抑郁症状,作用持续到产后3个月。
   重复测量资料的单变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初产妇的心理健康状态在三次测量间的变化,结果显示时间效应[F(2,376)=3.36,p=0.036,η2=0.018]、组间×时间效应[F(2,376)=9.80,p=0.000,η2=0.050]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初产妇产后6周心理健康状态比妊娠期干预前改善(t=3.65,P=0.000)。对照组产后6周心理健康状态比妊娠期干预前下降(t=-2.83,P=0.006),产后3个月心理健康状态比产后6周有改善(t=2.70,P=0.008)。干预组产后6周心理健康状态显著好于对照组(t=-3.30,P=0.001)。本研究结果说明产前心理教育“父母准备”能够促进初产妇的心理健康,作用持续到产后6周。
   (5)干预组初产妇对产前心理教育是满意和欢迎的。绝大多数的产妇(97.6%)都认为产前心理教育增强了她们做母亲的信心;干预组内的初产妇认为产前心理教育—“父母准备”在以下几个方面最有帮助:处理夫妻感情、婆媳关系;增强了做母亲的信心;调整心态。干预组的初产妇还希望以后多一些相关问题的讲座。
   (6)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访谈的结果分析,两者相同的主题是累;巨大改变;情绪低落;逐步建立照顾孩子的脆弱信心;母亲角色的获得。两者不同的主题是对照组有冲突主题而干预组没有;干预组的产妇认为产前心理教育—“父母准备”对产后适应母亲角色有帮助。
   研究结论:
   本研究验证了以人际关系心理治疗为指导的产前心理教育—“父母准备”对初产妇的社会支持、父母自我效能、产后抑郁症状以及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以人际关系心理治疗为指导的产前心理教育“父母准备”能够促进初产妇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水平,作用持续到产后6周;能够提高初产妇的父母自我效能水平,减轻抑郁症状,作用持续到产后3个月。质性研究结果显示初产妇对产前心理教育“父母准备”是满意和接受的,结果支持产前心理教育“父母准备”在孕妇学校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可把它作为常规产前教育内容的一部分。本研究为预防产后抑郁症及促进初产妇的心理健康发展了新的循证干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