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空中交通拥挤评价方法研究
【6h】

空中交通拥挤评价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空中交通拥挤

1.1.2建立空中交通拥挤评价指标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地面交通拥挤与地面交通拥挤评价

2.1 美国

2.2 英国

2.3日本

2.4 伊朗

2.5 德国

2.6 我国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空中交通拥挤分析

3.1 空中交通流

3.1.1交通流特性

3.1.2交通流描述方法

3.2 空中交通拥挤

3.2.1定义

3.2.2分类

3.2.3描述

3.3 空地交通拥挤对比分析

3.3.1产生原因及后果

3.3.2评价指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中交通拥挤评价

4.1 概述

4.1.1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4.1.2评价步骤

4.2 建立指标体系

4.2.1指标体系结构

4.2.2拥挤评价指标

4.2.3指标量化

4.3 基于指标体系的拥挤综合评价方法

4.3.1运行状态分类原理

4.3.2动态综合评价原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空中交通拥挤评价方法的应用

5.1 机场跑道拥挤评价

5.2 机场跑道拥挤发展趋势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主要结论与研究成果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近几年中国民航运输业的持续高速发展,空中交通日益繁忙,在我国东部地区的空域和机场中,空中交通拥挤和由此所产生的航班延误已经日益严重。尽快建立科学的空中交通交通拥挤评价方法,并据此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支持民航总局的宏观决策和各地空管部门科学管理,已经变得十分迫切和重要。与地面交通相比,既便是在航空发达的欧美国家,也仅在2006年以后才开始启动空中交通拥挤方面的研究,我国则尚未开始。 本文正是从这一需求出发,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地面交通拥挤评价方法和分析空中交通流特性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空中交通运行特点,提出了适合我国空中交通拥挤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现有的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状态空间分类评价法”与“动态综合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经过实际采集数据的仿真验证,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有效地发现了航班运行中发生的拥挤,而且对拥挤时段的交通发展趋势进行准确的预测,为航班的运行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本文首次建立了全面的空中交通拥挤评价指标体系,对相关指标进行了量化,并结合实例论证了“状态空间分类评价法”与“动态综合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著录项

  • 作者

    姚玲;

  • 作者单位

    中国民航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民航大学;
  • 学科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嶷飞;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空中交通管制;
  • 关键词

    空中交通; 拥挤评价; 中国民航;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