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洲土地利用与农业发展研究
【6h】

非洲土地利用与农业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国外研究进展

1.2.2国内研究进展

1.3主要研究内容

1.3.1非洲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区域差异

1.3.2非洲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1.3.3基于土地利用的非洲农业发展

1.4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4.1数据来源

1.4.2研究方法

2非洲概况

2.1自然地理概况

2.1.1地理位置与轮廓

2.1.2地形地貌

2.1.3气候特征

2.1.4自然资源概况

2.2经济社会概况

2.2.1人口概况

2.2.2社会经济概况

3非洲土地利用现状研究

3.1非洲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

3.1.1土地总量与利用结构

3.1.2土地利用类型集中化程度

3.2非洲土地资源区域差异

4非洲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4.1非洲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1.1土地利用数量与结构变化

4.1.2非洲土地利用变化速率

4.1.3非洲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

4.2非洲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4.2.1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比较稳定

4.2.2土地利用变化速率总体较慢,各类型间存在差异

4.2.3土地利用变化存在区域差异

4.3影响非洲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

5基于土地利用的非洲农业发展研究

5.1非洲的农业现状

5.2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对非洲农业发展的影响

5.2.1土地资源结构对农业的影响

5.2.2土地利用区域差异对非洲农业的影响

5.2.3土地利用变化对非洲农业的影响

5.3非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3.1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5.3.2农业发展对耕地变化具有一定依赖性

5.3.3粮食生产比重低

5.3.4农业生产效率低

5.4非洲农业发展潜力分析以及优化措施

5.4.1非洲农业发展潜力

5.4.2基于土地利用的非洲农业优化措施

5.5中非农业合作前景

6结论与展望

6.1主要结论

6.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 谢

展开▼

摘要

非洲作为世界第二大洲,土地资源丰富,但农业发展水平与其土地的丰富程度相比,却显得极不相称。本文以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1990~2005年的非洲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利用罗伦兹曲线、集中化指数、变化动态度、相对变化率等方法,对非洲土地利用的现状和近15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展开分析,并根据相关农业数据,就土地利用对非洲农业的影响及发展潜力进行分析,初步得到如下结论: (1)非洲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高,土地利用结构中农用土地比重偏低,特别是耕地资源相对紧缺。非洲人口增长速率达3.47%,高于耕地的增长水平;50%以上的人口又集中在农业领域,耕地的数量、质量均面临较大压力。从土地利用集中化程度看,耕地分散,集中化指数低于非农土地和草地牧场。从土地资源的地区结构来看,非洲土地利用存在显著区域差异。中非森林面积较大,北非非农土地较多,东非各类土地相对均衡,西非耕地最集中,南非草地牧场较丰富。 (2)1990~2005年非洲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特征显示:近15年来非洲土地利用变化幅度较小,速率慢,结构相对比较稳定。但耕地和森林的变化速率相对快于草地牧场和非农土地的变化速率。在各地区间,东非土地利用变化与其他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前者表现为各类型土地均出现较大幅的变化,后者表现为除耕地和森林变化较大外,其他土地类型变化不大。非农土地在地区间的变化差异最大,相反耕地地区间变化差异较小。这充分表明人口增加、土地利用、人类活动对非洲各地区耕地造成的压力都是凸显的。非农土地变化可能受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土地荒漠化程度地区差异等影响而在地区间存在差异。 (3)非洲农业现状与问题的研究表明,非洲农业十分脆弱。首先农业产值的增长长期依赖于耕地数量的变化。2000~2005年,非洲各国社会、政治、经济、金融等相对稳定,农业产值的变化趋势与耕地数量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其次,非洲农业易受自然灾害、国际金融危机等环境事件的影响而产生巨大变动,如1992、1995、1997年农业产值的走低与非洲政局的动荡和国际性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关;而1993、1996、1998年农业产值的走高与非洲经济促进政策的刺激和国际经济的回暖有关。而且非洲农业的不稳定程度高于世界整体状况。 (4)非洲农业的技术领域和后备耕地资源尚存在较大潜力。对非投资、农业劳动力技术培训、农业增产技术交流与合作、土地集约管理、农业生态系统优化、土地荒漠化治理等方面中国与非洲存在良好合作基础与合作前景。通过对目前中国农业的现状与非洲农业发展状况比较分析,得出中非农业合作是双赢互利的,合作前景一片光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