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苯并冠-6,冠-8衍生物的合成及键合行为研究
【6h】

基于苯并冠-6,冠-8衍生物的合成及键合行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超分子化学概述

第二节 以冠醚为主体的分子识别与组装

1.2.1 冠醚概述

1.2.2 冠醚化合物的分子识别

1.2.3 以冠醚为受体的超分子组装体

第三节 以酰亚胺类衍生物为模块的超分子组装体形貌及性能研究

1.3.1 酰亚胺类衍生物简介

1.3.2 基于花酰亚胺构筑的超分子聚合物

1.3.3 基于萘二酰亚胺的阴离子识别

1.3.4 小结

第四节 本论文的选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冠醚修饰的苝酰亚胺类衍生物的合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1 仪器

2.2.2 试剂

第三节 主体化合物的合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冠醚修饰的苝酰亚胺类衍生物的离子识别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部分

3.2.1 药品与试剂

3.2.2 仪器和实验条件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3.3.1 主体化合物1与不同种类氨基酸的的作用

3.3.2 主体化合物1与金属离子作用研究

3.3.3 主体1与钡离子的选择性键合作用研究

第四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冠醚修饰的苝酰亚胺类生物的阴离子-π相互作用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部分

4.2.1 药品与试剂

4.2.2 仪器和实验条件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4.3.1 主体化合物2对F-的选择键合作用

4.3.2 冠醚修饰苝酰亚胺类衍生物与F-作用研究

4.3.3 主体化合物1对F的选择键合作用

4.3.4 主体化合物1、2与F-作用的进一步实验证据

4.3.5 Ba2+和F对主体化合物1的调控作用研究

第四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磺化冠醚的合成及与紫精类衍生物键合作用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部分

5.2.1 药品与试剂

5.2.2 仪器和实验条件

5.2.3 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5.3.1 关于合成的讨论

5.3.2 主体磺化冠醚与紫精类衍生物作用的核磁证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讨论了18-冠-6修饰的苝酰亚胺类衍生物作为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超分子化合物的设计与构筑,以及基于该类化合物的金属离子识别,阴离子识别及二者之间形成的电荷转移行为。接着,我们进行了新型的磺化冠醚的合成及其与客体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研究内容如下:
   ⑴18-冠-6修饰的苝酰亚胺类衍生物与不同离子作用后,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上都会出现显著的光谱变化,预示着18-冠-6修饰的苝酰亚胺类衍生物的堆积行为发生了变化。更进一步发现主体1对Ba2+有特异性选择识别作用,对应于荧光光谱上在650 nm处出现一个新的特征峰。并且主体1的形貌由纳米线变为纳米小球。
   ⑵18-冠-6修饰的苝酰亚胺类衍生物与F作用后,在紫外光谱上710nm处出现一个新的特征吸收峰,并伴随着颜色的变化,主体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再变为蓝色。这主要是由于F-诱导产生了其与主体之间的电荷转移行为和阴离子-π相互作用的结果。
   ⑶设计合成了一个新的具有三个负电荷的磺化水溶性冠醚(25-冠-8)。并通过核磁研究了其与紫精类衍生物(BPE)的主客体包结作用。研究发现二者间主要作用力是正负电荷间的静电吸引作用,此外也包括常规的弱相互作用,如氢键、范德华作用力、离子一偶极相互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