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环境行为学观点探讨居住区户外环境
【6h】

以环境行为学观点探讨居住区户外环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前言

1.2研究动机与目的

1.2.1研究动机

1.2.2研究目的

1.2.3研究的意义

1.3居住区相关学术领域理论与文献回顾

1.3.1近代西方学者关于居住区相关理论的探索

1.3.2我国居住区户外环境的研究与发展

1.3.3居住区户外环境概念

1.4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

1.4.1环境行为学的起源及发展

1.4.2环境行为研究在我国的发展

1.4.3环境行为学的概念及内容及方法

1.4.4环境行为研究的相关理论

1.5使用后评价相关理论

1.6使用方式评价

1.7不同年龄群体的行为特征

1.8研究的范围与方法

1.8.1研究范围

1.8.2研究方法

1.9研究构架与流程

第二章西安市居住区户外环境行为调查

2.1西安市自然环境

2.2调研概况

2.3调研计划以及步骤

2.4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2.5典型住宅区户外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2.5.1太白新苑

2.5.2锦园小区

2.5.3枫叶新家园

2.5.4蔚蓝印象

2.6小结

第三章西安市居住区户外环境行为分析

3.1居住区户外活动的模式

3.2居住区户外环境的典型行为与特征

3.2.1行为特征

3.2.2户外活动的类型

3.3居住区特殊人群的行为分析

3.3.1老人

3.3.2儿童

3.4以环境行为观点分析居住区户外环境中的景观要素

3.4.1植物

3.4.2水体

3.4.3休息设施

3.4.4其他硬质景观要素

第四章讨论

4.1居住区户外环境的特征

4.1.1生态空间特征

4.1.2物质空间特征

4.1.3精神空间特征

4.1.4交往空间环境

4.2西安市居住区户外活动调查结论

4.3西安市居住区户外空间建设的几点建议

4.3.1增加遮荫树,增强绿化的实用性

4.3.2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水景的形式

4.3.3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

4.3.4多样的坐憩的形式和类型

4.3.5提供人看人的条件

4.3.6增加活动场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小区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开始追求更为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然而近年来居住区的户外环境的建设却在商业利导的影响下,更加注重视觉形式、材料和构图,从而忽略了环境对居民本来的意义,忽视了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尊严。 本文以居住区户外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住区环境相关理论的研究和西安市住宅区户外现状、使用状况和行为的调查,运用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发现住宅区中存在的问题,解释人的行为,利用问卷调查、非参与式行为非观察方法,对小区中人的行为模式和特征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研究,提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调研情况总结居住区中人的行为特征如下,并提出建议。 1.冬季充足的日照活动空间和夏季充足的林荫活动空间是居住区户外必备的行为空间。 2.满足不同年龄行为功能的环境间的合理布局是现代居住区户外环境设计的基础。 3.合理的开放空间、封闭空间、半封闭空间是满足居民选择理想聚散空间的保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