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环境行为学观点探讨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营造
【6h】

以环境行为学观点探讨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营造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前言

1.1研究背景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国外关于“城市公共空间活力”问题的相关研究回顾

1.2.2国内关于“城市公共空间活力”问题的相关研究回顾

1.2.3国外关于“环境行为学”的研究进展与回顾

1.2.4国内关于“环境行为学”的研究进展与回顾

1.3研究目的与范围

1.4研究方法

1.5研究的框架与流程

第二章环境行为学基本观点

2.1行为与环境

2.1.1人的基本需要

2.1.2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2.2领域性

2.2.1概念

2.2.2领域行为的空间层次

2.3微观空间行为

2.3.1个人空间

2.3.2小群生态

2.4环境认知

2.4.1环境认知和感觉

2.4.2城市意象

第三章城市公共空间

3.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及历史演变

3.1.1概念

3.1.2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

3.1.3中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3.2城市公共空间中人的公共生活

3.2.1户外活动的类型

3.2.2户外活动中人的行为分析

3.3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特征

第四章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解析

4.1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概念及其释义

4.1.1相关研究简介

4.1.2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概念

4.1.3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概念的释义

4.2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构成要素

4.2.1空间与尺度

4.2.2可达性与易达性

4.2.3混合使用与密度

4.2.4环境质量

4.2.5公共设施

4.2.6街道家具

4.2.7公共文化活动

第五章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营造

5.1营造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思考

5.1.1物质空间层面

5.1.2人——空间行为主体层面

5.2营造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设计原则

5.2.1多元交混原则

5.2.2公共生活原则

5.2.3景观可参与性原则

5.3营造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设计手法

5.3.1整合城市公共空间形态,形成多功能、复合的多义空间

5.3.2加强公众参与、创造互动式园林

5.3.3注重景观对人心理层面的影响,呼唤场所精神的体现

第六章案例分析

6.1四川都江堰广场设计

6.1.1项目概况

6.1.2设计策略

6.1.2设计分析

6.2西安大唐通易坊商业街景观改造设计

6.2.1项目概况

6.2.2设计分析及策略

6.2.3人性化设计思考

第七章讨论与结论

文献参考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当前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由于受到早期功能主义规划思想的影响,导致其建设格局分散、模式单一;另外,前几年盛行的城市美化运动又使得许多城市在建设中,过分追求形式美和视觉效应,往往忽略了人的使用,从而造成许多城市街道、广场尺度巨大、无人问津。 然而,城市因人而生,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应关照人的日常生活。鉴于此,本文首先回顾并总结了当前国内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其次从人的户外活动与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角度,初步提出了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概念;再次,本文利用环境行为学观点分析了城市公共空间中人的日常行为特征,并具体以“街道、广场、公园”为例,初步探讨了“街道活力”、“广场活力”、“公园活力”不同的营造办法。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归纳了营造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三大原则,并提出相关设计手法。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 1.初步提出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概念:指环境空间不仅满足使用者生理及心理需求,同时还能促使空间中更多人的活动产生,达到空间环境高效率使用,增强公众的场所归属感,进而展现出独具魅力的场所环境并富含诸多积极的社会意义。 2.营造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应遵循的原则:多元交混原则、公共生活原则、景观可参与性原则。 3.营造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设计手法有:塑造多义空间、创造互动式园林、呼唤景观表达场所精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