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英汉礼貌现象的跨文化语用分析
【6h】

英汉礼貌现象的跨文化语用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Tables and Figures

声明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A Historical Survey of Pragmatic Studies of Politeness

1.1 Research on Politeness Abroad

1.2 Research on Politeness at Home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 Theories on Politeness

2.1.1 Brown and Levinson's Face Theory

2.1.2 Leech's Politeness Principle

2.1.3 Gu's Politeness Model

2.2 Pragmatics

2.2.1 Definition of Pragmatics

2.2.2 Pragmatic Failure

2.2.3 Pragmatic Competence

2.3 Culture

2.3.1 Definition of Culture

2.3.2 Politeness, Culture and Language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Subjects

3.3 Instrument and the Design

3.4 The Data Collection

Char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The Terms of Address Used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4.2 The Refusal Strategies Used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4.3 The Compliment Responses Used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Chapter Five The Cause Analysis of the Pragmatic Failure in Politeness

5.1 The Pragmatic Failure in Terms of Address

5.2 The Pragmatic Failure in Refusal

5.3 The Pragmatic Failure in Compliment Responses

Chapter Six Implications

6.1 Implications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6.2 Implications fo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Publications

展开▼

摘要

礼貌现象存在于各个社会,各种文化中。它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言语行为来维持或促进和谐的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建立,本文所研究的礼貌行为不涉及对非语言行为或沉默等行为的研究。礼貌制约着人们的言行,协调着人们的交际活动和社会关系。言语交际是否成功,交际效果好坏,主要取决于能否用恰当的礼貌用语。礼貌用语与社会习惯、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礼貌现象不仅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社会现象,而且还是特定文化价值在语言中的折射。因此,在承认礼貌的普遍性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礼貌的文化特性,也就是说,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的民族对礼貌的理解不同,表示礼貌的方式方法,以及礼貌的判断标准也相差甚远。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拥有各自的文化背景,都倾向于有自己的文化标准去评价别人的言语行为,这使得礼貌策略的运用更加困难。如果只按照一种文化的标准来衡量另一种文化中人们的言语行为,往往就会导致交际失败。因此,探讨礼貌问题,我们必须考虑到礼貌的文化特征,只有深入到文化的深层中去,我们才能透过表象,揭示出礼貌的本质特征,才能成功地解释其跨文化差异。 由于当今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文化差异及其导致的误会与冲突愈益突出,鉴于此,探讨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无疑会增强交际者的文化敏感性,以此提高人们的跨文化意识,减少语用失误,帮助交际者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本文共分六章,前后分别是引言和结尾。 引言部分阐述了礼貌的定义,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其写作结构。 第一章回顾了中外学者对礼貌研究的成果。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三大礼貌理论一利奇的礼貌原则,布朗和列文森的面子论,以及顾日国的汉语礼貌原则,本章为全文写作提供了理论框架。除此之外,还简单介绍了语用的定义、语用失误、语用能力以及文化的定义,文化、礼貌和语言三者的关系。 第三章介绍了本文研究的三个问题、受试者的情况、研究的方法和语料收集的过程。本文研究的对象包括两组:一组是由63个山东中医药大学大一非英语专业学生组成;另一组是由45个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组成。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收集数据。所有108个被调查者分别用各自母语完成包括称谓词、拒绝语和恭维语应答语的问卷。本文从三个层面来挖掘二组的差异:第一,研究这两组在称谓词方面选择的差异;第二,研究这两组由于社会地位的差异而产生的拒绝语策略选择的差异:第三,研究这两组在应答恭维语时策略选择的差异。 第四章经过统计、分析数据,结果表明这两组在以上三个层面对于礼貌体现方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第五章着力探索导致这些差异的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原因,如权势、平等、社会地位、个人主义以及集体主义。因此了解英汉文化中礼貌策略的差异及这些差异背后的文化背景原因将有助于恰当地使用礼貌策略,提高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并且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性。 第六章讨论了该研究在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中的重大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