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际责任与助人行为的关系:观点采择的调节作用
【6h】

人际责任与助人行为的关系:观点采择的调节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文献综述

1.1 助人行为的界定及相关理论

1.2 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1.3 人际责任概述

1.4 观点采择概述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

2.1 已有研究的不足

2.2 问题提出

2.3 研究设计

2.4 研究意义

3 研究一: 人际责任与助人行为的关系

3.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4 研究二:人际责任与助人行为的关系:观点采择的调节作用

4.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5 研究三:人际责任与助人行为的关系:观点采择类型的调节作用

5.1 前言

5.2 研究方法

5.3 研究结果

5.4 讨论

6 总讨论

6.1 人际责任与助人行为的关系

6.2 观点采择情境的调节作用——基于强情境假设的探讨

6.3 本研究的贡献

6.4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助人行为的相关问题一直是社会讨论的焦点话题。助人行为指自愿为他人带来好处,带有一定的个人目的和利益倾向,而且也有益于社会的行为。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人格因素是一个既重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已有的一些关于影响助人行为的人格因素的研究,都是基于对西方文化提出的人格因素,这些人格因素可能并不能完全解释人格与中国人助人行为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探讨了立足于中国文化的人格因素——人际责任与助人行为的关系;此外,根据强情境假设,我们进一步提出了人格与助人行为的情境调节模型,即在不同的观点采择情境下,人际责任与助人行为的关系存在差异。我们设计了三个研究来探讨上述问题。
  研究一初步探索人际责任与助人行为的关系,对14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人际责任与助人意愿(r=0.31,P<0.001)和助人次数(r=0.27,P<0.001)呈显著正相关。表明:高人际责任者更可能做出助人行为。
  研究二引入观点采择情境来考察观点采择引导是否可以让低人际责任者也有更高的助人意愿,并愿意付出更多的助人时间。研究以196名在校大学生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观点采择情境,101人)和控制组(无观点采择情境,95人)。结果显示:在助人意愿上,人际责任和观点采择情境的交互作用显著(b=-1.00,SE=0.26,t=-3.90,P<0.01)。进一步简单斜率检验发现,在无观点采择的情境下,人际责任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助人意愿(b=1.11, SE=0.19,t=5.78,P<0.001);在观点采择情境下,人际责任对助人意愿的影响不显著(b=0.11, SE=0.17,t=0.64,P>0.05)。在助人时间上,人际责任与观点采择情境的交互作用显著(b=-0.89, SE=0.39,t=-2.31,P<0.05)。进一步简单斜率检验发现,在无观点采择的情境下,人际责任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助人时间(b=0.95,SE=0.29,t=3.30,P<0.01);在观点采择情境下,人际责任对助人时间的影响不显著(b=0.06,SE=0.26,t=0.24,P>0.05)。这些结果提示:在无观点采择情境下,人际责任与助人意愿和助人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在观点采择情境下,低人际责任者的助人意愿与助人时间达到了与高人际责任者类似的水平。研究三进一步细化观点采择的类型来考察其能否调节人际责任与助人意愿和助人时间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有效被试319名(均为在校大学生),将人际责任得分在前27%者划分为高分组,后27%者划分为低分组,分别邀请高低组来实验室参加实验。最终获取有效被试196人,将其随机分为技术观点采择组(62人)、认知观点采择组(67人)和情感观点采择组(67人)。结果显示:在助人意愿上,人际责任与观点采择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 F(2,190)=5.06,P<0.01,η2=0.05。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技术观点采择条件下,人际责任高分组的助人意愿显著高于人际责任低分组,F(1,190)=21.16,P<0.001,η2=0.10;在认知观点采择条件下,人际责任高分组的助人意愿显著高于人际责任低分组,F(1,190)=5.22, P<0.05,η2=0.03;在情感观点采择条件下,人际责任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助人意愿上差异不显著,F(1,190)=0.05,p=0.83,η2=.00。在助人次数上,人际责任和观点采择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2,190)=4.51,P<0.05,η2=0.05。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技术观点采择条件下,人际责任高分组的助人次数显著高于人际责任低分组,F(1,190)=22.25,P<0.001,η2=0.11;在认知观点采择条件下,人际责任高分组的助人次数显著高于人际责任低分组,F(1,190)=6.70, p=0.01,η2=0.03;在情感观点采择条件下,人际责任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助人次数上差异不显著, F(1,190)=0.36,p=0.55,η2=0.002。表明:在技术观点采择情境和认知观点采择情境下,人际责任与助人意愿和助人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在情感观点采择情境下,低人际责任的助人意愿和助人时间达到了与高人际责任者类似的水平。
  本研究的结果提示:人际责任与助人行为(助人意愿和助人时间)的关系密切,并且受到观点采择情境的调节。即在观点采择情境下,特别是情感观点采择情境下,低人际责任者的助人行为可以达到高人际责任者的水平。这些结果为人际责任的培养和促进助人行为提供了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