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IF、Bit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6h】

AIF、Bit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实验材料及仪器:

2 主要实验试剂

3. 主要实验仪器

4.实验方法

5 统计

结果

1、病理切片结果观察

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讨论

1.AIF与胃癌

2.Bit1与胃癌

3、AIF与Bit1表达的相关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AIF和Bit1及其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高不下,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影响。早期发现胃癌并行手术治疗能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但目前大部分病人发现时已处于晚期,治疗效果差。目前大量学者致力于胃癌发病机制及发展过程的研究,其中就细胞凋亡机制异常在胃癌发病中的研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细胞凋亡是调节机体组织平衡的重要机制,其过程受到严密的控制。当细胞在受到以下可能导致其凋亡的刺激,如DNA碱基序列的破坏、细胞周期阻滞、细胞缺氧及失粘附等时,线粒体内的活性物质如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 , CytC )、核酸内切酶G(EndoG)、Bitl(Bcl-2 inhibitor of transcription)和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AIF)等与凋亡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被释放出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机制介导细胞凋亡。其中,包括依赖及非依赖性的caspase(半胱氨酸蛋白酶)凋亡通路,而目前研究发现由AIF和Bitl介导的凋亡是不依赖caspase的凋亡通路。目前有关胃癌组织中AIF、Bit1表达情况及其在胃癌中介导的凋亡异常的研究报道甚少。本研究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分别检测手术标本中AIF、Bit1在中晚期胃癌组织、正常胃粘膜及AIF、Bit1在胃镜活检标本中的早期胃癌、不典型增生及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在胃癌表达中的相关性,分析其与胃癌发生过程中凋亡机制异常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的发生及后期进展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49例活检标本,包括19例早期胃癌患者、21例不典型增生以及9例正常胃粘膜标本,所有病例均为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8-2012年对川南地区胃癌高危人群普查内镜活检标本,其中男性24例,女性25例。同时于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选取胃癌手术标本及癌周组织(距离癌组织大于等于5cm处胃组织),其中男性病人18例,女性病人16例,所选患者术前术后均未进行放化疗,切片由泸州医学院病理科同一年资的病理医生阅片确定组织学类型均为胃腺癌。年龄范围48~76岁,平均年龄为61.1±7.14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分别检测AIF和Bitl蛋白在胃镜活检标本中正常胃粘膜、不典型增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AIF和Bitl蛋白在手术切除标本中胃癌手术标本及癌周组织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情况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的关系。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研究采用Spearman 相关分析,检验水准为α= 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AIF蛋白的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浆内,呈现棕黄色-棕色颗粒。本实验结果显示,AIF在正常胃组织中表达率为44.4%(4/9)、不典型增生中表达率为 71.4%(15/21)、早期胃癌中表达率为 84.2%(16/19)。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AIF 在早期癌中呈高表达,与正常胃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早期癌与胃不典型增生相比,AIF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AIF的表达在不典型增生与正常胃组织之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 Bitl蛋白的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浆内,呈现棕黄色-棕色颗粒。本实验结果显示,Bitl在正常胃组织中表达率为 44.4%(4/9)、不典型增生中表达率为85.7%(18/21)、早期胃癌中表达率为 78.9%(15/19)。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Bitl 在早期癌中呈低表达,与正常胃组织及不典型增生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Bitl 的表达在不典型增生呈现高表达,与正常胃组织之中,差异显著(P<0.05)。本实验结果显示:AIF在进展期胃癌中的过表达率为79.4%(27/34)、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过表达率为 41.2%(14/34)。统计学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 AIF在进展期胃癌中的过表达高于正常胃黏膜(P<0.05)。Bit1 在进展期胃癌中的过表达率为35.3%(12/34)、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过表达率为38.2%(13/34)。统计学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Bit1在进展期胃癌中的过表达与正常胃黏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组织中,AIF的蛋白表达水平在胃癌不同临床分期及患者不同性别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 。Bitl蛋白结果则表明,其表达水平在胃癌不同临床分期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比进展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患者不同性别间无显著差异(P>0.05)。Bit1与AIF蛋白在胃癌中表达间呈正相关(r 值为 0.395,P<0.05)。
结论:AIF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高于正常胃组织,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及患者性别无明显相关,提示AIF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Bitl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正常胃组织无明显差异,但在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则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且Bitl的表达在早期胃癌中明显高于进展期胃癌,说明Bitl可能参与了胃癌发生、发展的早期阶段。Bit1与AIF蛋白在胃癌中表达呈正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