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海德格进入存在问题的几种方式
【6h】

论海德格进入存在问题的几种方式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说明

引论

1存在论差异问题的提出

1.1布伦塔诺激发了海德格尔对存在原义的兴趣

1.2胡塞尔的现象学对海德格尔的影响

2接近存在本身的最初尝试—由此在进入存在

2.1由对发问结构的分析,引出此在在存在论上和存在者层次上的优先性地位

2.2通过此在在世的领会、筹划、进入在者之在有人类中心主义之嫌

2.3时间为此在存在之境域还是为存在之境域

3.无—一种进入存在的极端方式

3.1畏启示无

3.2无是“在者”最极端和最尖锐的相反可能性

3.3“无化”不是对存在者的消灭它也不是从一种否定中产生。无本身就不着

3.4以“无”显“有”

4.澄明—遮蔽的源始争执——由真理观看存在论差异

4.1《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对传统真理观的批判

4.2海德格尔的无蔽之真理

4.3澄明意义上的真理

4.4世界与大地的争斗

5.语言的显隐二重性—由语言通达存在

5.1海德格尔的语言转换

5.2诗与思的对话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海德格尔思想中的核心问题是“存在论差异”问题。从较早期的《存在与时间》到较晚期的《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他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进入这个问题。一般认为在海德格尔的思之路上其关注的主要问题始终没变,但进入这个问题的视角是有所转换的。主要的转变就是由“此在”进入“存在”转变为直接论及“存在自身”。本文在继承这一基本观点的基础上,结合海德格尔在不同时间的一些代表作来具体阐述他是如何思“存在论差异”问题的。综合考虑到个人的阅读面和理解的深浅度等因素,本文不可能对海德格尔的思想作面面俱到的分析。因此本文主要从四个部分来论述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差异”问题。具体就是第一部分:“此在”与“存在”;第二部分:“无”与“存在”;第三部分;“真理”与“存在”;第四部分:“语言”与“存在”。 本文并不意图通过对上述几个部分的论述来得出某种具体的结论。而是力图在分析的过程中将海德格尔对“存在论差异”问题的思索较完全的展现出来并揭示这一问题自身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