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改良ALT和AST参考方法的建立、评价及应用
【6h】

改良ALT和AST参考方法的建立、评价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 言

一、 改良ALT和AST参考方法的建立

二、 改良ALT和AST参考方法性能评价实验

三、 改良ALT和AST参考方法在临床生化检测中的应用

结 语

综 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方法试剂配方

致 谢

展开▼

摘要

1.研究意义与目的 检验结果的互认是当前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研究热点之一。互认的基础是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而检测结果只有直接或间接地溯源到参考方法和或参考物质,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ALT和AST是临床实验室血清酶学测定中非常重要的常规项目,其测定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目前国内临床实验室血清酶测定大多采用非配套检测系统,即大多采用进口仪器和校准品,但试剂为国产试剂,或改变配套检测系统的检验程序,致使校准品丧失溯源性,导致不同检测系统或方法的检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缺乏可比性。而且国产ALT和AST试剂几乎全是不含磷酸吡哆醛的,而IFCC公布的37℃条件下ALT和AST的参考方法中是含有磷酸吡哆醛的。鉴于此,本研究将参照IFCC推荐的参考方法,建立不含磷酸吡哆醛的改良ALT和AST参考方法,并对初步建立的改良ALT和AST参考方法进行方法学性能评价,了解其各项性能指标。同时用建立的改良ALT和AST参考方法对制备的酶校准品进行赋值,然后用赋值的酶校准品校准各实验室开放系统,评价校准前后各系统与参考方法间测定结果的偏倚,同时了解不同实验室间ALT和AST测定结果的可比性以及非新鲜血清样本的基质效应。 2.方法 参照IFCC公布的37℃条件下ALT和AST一级参考测量程序相关文件,建立本研究不含磷酸吡哆醛的改良ALT和AST参考方法。根据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系列文件(EP5-A2、EP15-A、EP6-A)对建立的改良参考方法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等性能进行评价。使用初步建立的改良ALT和AST参考方法对新鲜血清进行定值,用此定值的新鲜血清作为校准品校准广州地区10家实验室的常规检测系统。用改良参考方法和常规检测系统同时检测7份能力验证盲样、4份市售制备物和5份新鲜血清,比较校准前后测定结果间的偏倚,比较常规方法与参考方法间基于不同基质(人血清与质控血清)的偏倚差异,进行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基质效应的评价。 3.结果 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pH计、电子温度计、移液器和容量瓶均检定合格,不确定度符合方法要求。温控器显示为37.2℃时,比色杯内溶液温度最接近37℃;比色杯内溶液180秒后可达到设定温度;移液器加样模式实验显示吸一档打两档,打时靠壁为精密度最佳的加样模式。改良ALT和AST参考方法的批内不精密度均<1%,总不精密度均<2%,符合精密度性能要求;检测日本临床化学会酶参考品结果均在其不确定度允许范围内,cfas各浓度测定结果与靶值基本一致,参加参考实验室网络赋值计划测定结果与均值比较在等效限内。改良ALT和AST参考方法分析测量范围上限分别为335.8U/L和363.6U/L。校准前ALT和AST新鲜血清测定结果与参考方法测定结果之间偏倚大于20%的所有11个测定结果中,有10个测定结果来源于用理论K值计算酶活性的检测系统;校准前新鲜血清组ALT和AST的最大偏倚分别为-29.2%和-25.0%,平均偏倚分别为10.7%和9.3%;使用改良参考方法定值的酶校准品校准后,最大偏倚分别降为15.2%和12.3%,平均偏倚分别降为3.4%和2.1%。ALT结果中1种能力验证盲样对所有检测系统都表现基质效应,AST结果中2种能力验证盲样对所有检测系统无基质效应,其他样品视系统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情况。 4.结论 改良ALT和AST参考方法已基本建立。精密度、准确度及线性范围等性能指标均符合方法要求。应用本改良参考方法定值的新鲜血清作为校准品进行校准是实现不同检测系统检验结果一致性和可比性的有效途径,样品的基质效应影响血清ALT和AST测定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应充分重视基质效应对临床检验量值溯源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