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本、专科实习护生临床实习过程调查分析研究
【6h】

本、专科实习护生临床实习过程调查分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第二章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

2.4 调查表的信度和效度

2.5 资料收集过程

2.6 资料统计分析

第三章结果

3.1 基本资料

3.2 临床实习过程调查

第四章讨论

4.1 关于教学计划

4.2 关于临床教师的带教

4.3 关于护生的参与与实践

4.4 关于护士长的监督与管理

4.5 关于效果及评价

4.6 对策

4.7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临床护理教学进展与展望

作者简介

致 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对本、专科学历护生以及临床带教教师的调查,找出临床实习和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以探讨改进临床护理教学的方法以及提高实习效果的具体措施。
   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法,对2008年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83人、护理专科生163人以及中大医院负责本科护理临床带教教师32人、专科护理临床带教教师5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分两类四份问卷,由研究者根据文献检索、参考本专科护生临床实习大纲和中大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计划》自行设计,由从事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流行病与统计学方面的5位专家对调查表内容及评价方法进行修改,并在部分调查对象中进行预调查后修订而成。调查表各部分内容的信度rs值均大于0.7。采用SPSS13.0、SAS8.2统计软件分别对本科师生之间、专科师生之间、本专科护生之间、本专科教师之间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
   主要结果:
   (1)针对实习计划:50.60%本科护生、57.06%专科护生认为实习内容未能有效衔接,存在不必要重复;40.96%本科护生、54.60%专科护生认为在实习内容的先进性及能反映本专科的护理发展前沿方面较差。而本、专科教师均认为实习计划较好,不存在问题。
   (2)针对临床教师的带教:本、专科护生的评价结果多在3~4分之间,本、专科教师的自评结果均在4分以上,教师自评结果高于护生对其评价。本科师生之间、专科师生之间总得分的相关性分析均无一致性的看法(本科师生:r=0.26,p>0.05;专科师生:r=0.16,p>0.05)。
   (3)针对学生的参与与实践:本科护生自评结果中有14项均值高于4分,9项在3~4分之间;本科教师的评价结果中有17项均值高于4分,6项在3~4分之间。师生评价结果有4项存在差异,且教师对护生的评价结果高于护生自评结果。二者总得分的相关性分析无一致性的看法(r=0.05,p>0.05)。
   专科护生自评结果中有11项均值高于4分,8项在3~4分之间;专科教师的评价结果中有10项均值高于4分,9项在3~4分之间。师生评价结果有12项存在差异,其中4项教师对护生的评价结果高于护生自评结果,8项护生自评结果高于教师对其评价。二者总得分的相关性分析无一致性的看法(r=0.10,p>0.05)。本、专科护生自评结果分值较低的五项完全相同。
   (4)针对护士长的监督与管理:本、专科护生的评价结果相同:只有1项均值高于4分,6项在3~4分之间,认为护士长对临床教学工作达到中等程度的重视;本、专科教师的评价结果也相同:7项均高于4分,认为护士长对临床教学工作达到高度重视。师生对所有项目的评价结果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5)针对效果及评价:本科护尘的评价结果中有11项均值高于4分,专科护生有10项均值高于4分,本、专科教师几乎全部高于4分。教师的评价高于护生的评价,但四组调查对象均认为实习效果达到高等水平。
   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的临床教学计划仍不完善;带教教师在教学能力、人格特质、人际关系方面均存在不足之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专业思想不稳定,缺乏积极主动性,缺乏护理程序的应用、健康教育和沟通能力;护士长仍需加强对临床教学工作的投入;护生的实习鉴定考核与评价欠缺客观、真实性。因此,有必要在教学管理、师生教育、教学活动、评价体系诸方面采取相应改革措施,激励护生的实习动机,全面提高实习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