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最后的农民——成人学习对农民人生境界的改造
【6h】

最后的农民——成人学习对农民人生境界的改造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文文摘

第1章绪论

1.1研究缘起

1.1.1生活与教育

1.1.2成人学习研究兴起

1.1.3教育社会学的视野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实践意义

1.2.3自我意义

1.3研究综述

1.3.1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发展概述

1.3.2社会流动、社会分层研究概述

1.3.3继续社会化研究概述

1.4概念界定

第2章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2.1研究方法的选择

2.1.1教育研究特质

2.1.2本研究的特点

2.1.3个人因素

2.2研究对象的确定

2.2.1“引路人”

2.2.2寻找“引路人”

2.3研究过程

2.3.1收集资料前的准备

2.3.2收集资料的过程

2.4成文过程

2.4.1文本分析

2.4.2论文结构

第3章社会流动与成人学习

3.1叶先生的社会流动与学习历程

3.1.1半路出家

3.1.2站稳脚跟

3.1.3把握机遇

3.2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基本认识

3.2.1社会阶层划分

3.2.2农民阶层社会流动的历史追述

3.2.3当今时代向上流动的文化资本

3.3叶先生社会流动与学习历程的分析与思考

3.3.1两次成功的向上流动

3.3.2向上流动的再次尝试

3.3.3成人学习促进成人向上流动

3.3.4向上流动愿望推动成人学习

3.3.5农村成教滞后性与农民流动

3.3.6家庭因素影响成人社会流动

3.4小结

第4章继续社会化与成人学习

4.1叶先生的继续社会化

4.1.1知识技能继续社会化

4.1.2思想意识继续社会化

4.1.3精神境界继续社会化

4.2继续社会化与成人学习

4.2.1继续社会化与现代公民

4.2.2现代公民与社会发展

4.2.3农村与农民的现代化

4.3成人学习的三重硫界

4.3.1成人学习的第一重境界——生存境界

4.3.2成人学习的第二重境界——生活境界

4.3.3成人学习的第三重境界——生命境界

4.4小结

第5章思考与总结

5.1对成人教育若干问题的反思

5.1.1社会转型与成人教育

5.1.2成人的公共性与公民

5.2对本研究的反思

5.2.1本研究的收获

5.2.2本研究的不足

5.3我与被研究者

5.3.1叶先生对笔者的影响

5.3.2笔者对叶先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以社会学的社会流动、继续社会化相关理论为理论视角,基于一名农村成人的生活叙事,运用质的研究方法,研究成人学习的个体意义与社会意义,揭示成人教育的历史使命与时代精神。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一个人的理解来理解我们的时代和社会,通过对一个人的命运来揭示时代和社会的命运。中国社会当下发生着历史上最严重的变化,即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过渡,在这个历史性变化中,遭受精神折磨最严重、最难适应的群体,首当其冲就是农民。农民在工业社会中如何生存?我所研究的叶先生原先是一个普通农民,他想改变农民身份,于是拜师学艺,他想到城市生活、想考公务员、想竞选村长、想带领村民致富,于是他参加成人学习。他的每一步,都是用农民最典型的德性——踏实吃苦——走出来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与教育的过程。他之所以有这样的生活经历,正是社会与时代给予中国农民的机遇,也是中国农民德性发生的变化——从小农到现代化公民的人格历史性改造,学习与教育成为国家与个人命运发生变化最深刻的生存德性与文化德性。叶先生具有最后的农民的某些德性,又具有现代化公民的某些德性,这正是他善于学习、善于适应社会的精神。叶先生是一个成人学习的典范,一个通过成人学习改造自身命运的典范。同时,他更是我研究成人教育的一个有深度的启发者。

著录项

  • 作者

    杨佳;

  •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
  • 学科 成人教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黄光扬,黄松青;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农民业余教育;
  • 关键词

    成人教育; 农民教育; 人生改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