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理解与宽容精神的培养研究
【6h】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理解与宽容精神的培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前言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的意义

(1)是落实课程目标的需要

(2)是发挥历史学科功能的需要

(3)是培养现代公民,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3、研究的综述

4、理解与宽容精神的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旧课程中的斗争史观影响了学生理解与宽容精神的形成

(2)部分教师缺乏理解与宽容精神培养的意识

(3)教学评价体系忽视了理解与宽容精神的引导

二、理解与宽容精神的概念与类型

1、“理解精神”与“宽容精神”的概念

2、“理解精神”与“宽容精神”的关系

3、历史课程中理解精神与宽容精神的主要类型

(1)人与自然:以从征服与改造走向和谐与共存为主旨

(2)人与历史:以对历史事实的“同情之理解”为主旨

(3)人与社会:以对不同观点、不同文明成果的理解、包容与吸收为主旨

(4)人与自我:以对自我处境、自我发展的理解、激励与宽容为主旨

三、历史教学中学生理解与宽容精神培养的实践

1、选择典型的历史素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理解与宽容意识

3、命制开放式的历史试题,促进理解与宽容精神的培养

四、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对学生理解与宽容精神的培养,是实现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针对当今学生普遍缺乏理解与宽容精神的现状,如何发挥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理解与宽容精神方面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但是由于理解与宽容精神的培养具有较难的可操作性,同时许多教师又缺乏这方面的意识,这一问题在中学历史教学界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尚处在初步探索阶段,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希望能在中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借鉴他人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探寻一条学生理解与宽容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 全文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前言,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从课程建设、历史学科功能发挥、公民社会和谐社会建设三方面阐明该课题的意义,并对相关的研究作简要的综述。最后是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理解与宽容精神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第二部分是对“理解”与“宽容”的概念进行辨析,扼要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历史新课程下学生理解与宽容精神的培养内涵从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四方面加以界定。 第三部分重点阐述了学生理解与宽容精神培养的主要方法。主要是结合具体实践从选择典型素材,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实行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及命制开放式历史试题三方面加以说明,并进行一些相应反思。 第四部分是结语。对近年来在这方面的教学实践作一些总结和体会,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