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乡村债务的治理与化解
【6h】

乡村债务的治理与化解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选题的背景

2.选题的意义

(二)乡村债务问题研究综述

1.乡村债务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2.乡村债务的现状与特征

3.乡村债务的成因

4.乡村债务的治理措施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的方法

2.研究的技术路线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乡村债务:现状特征、成因根源与社会公共危机

(一)乡村债务的现状与特征

1.乡村债务的现状:体制伴生与刚性增长

2.乡村债务的特征:社会转型与制度失范效应

(二)乡村债务的成因与根源

1.成因分析:乡村公共支出与乡村债务

2.根源探索:资源配置、权力博弈与管理体制

(三)乡村债务的社会公共危机

1.乡村组织陷入低谷

2.债务危及社会安全

三、乡村债务危机的预警机制

(一)乡村债务预警机制的现实意义

(二)乡村债务预警机制的管理目标

(三)乡村债务预警机制的管理原则

(四)乡村债务预警机制的系统层次

(五)乡村债务预警机制的基本框架

1.预警信息系统

2.预警指标体系

3.预警风险评估

4.预警信息反馈

(六)乡村债务预警机制的实施进程

1.建立危机预警的监控程序

2.建立危机预警的监控机制

3.建立危机预警的保障系统

四、中国乡村债务的清偿机制

(一)中国乡村债务清偿机制的基本理论框架

(二)现阶段中国乡村债务清偿的类型

(三)中国乡村合理债务的清偿

(四)乡村过度负债的消减与清偿

1.中国乡村过度负债消减与清偿的目标模式

2.中国乡村过度负债消减与清偿的近期目标

3.中国乡村债务消减与清偿的远期目标

4.中国乡村债务消减与清偿目标模式的思路

(五)中国乡村债务消减与清偿的路径选择: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

五、中国乡村债务的监督管理机制

(一)中国乡村债务监督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现阶段中国乡村债务监督管理机制的基本框架

(三)建立科学规范乡村债务监督管理机制的基本思路

1.加强举债监督管理,遏制新债形成

2.加强债务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 谢

展开▼

摘要

乡村债务作为税费改革以后首当其冲的农村热点和难点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探讨。乡村债务危机已经日益成为农村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乡村过度负债不仅制约了中国农业、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而且成为导致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中国基层政权的稳定,也影响到地方经济发展和党群之间的关系,成了社会不稳定的重要诱因之一,是中国农村面临的一个突出政治经济问题。 文章的主体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乡村债务的特征、根源与危机。首先描述了乡村债务的现状与特征(社会转型与制度失范效应);然后揭示乡村债务的成因与根源(市场失灵与资源配置不公、政府失灵与权力的零和博弈与公共管理体制缺陷);最后探讨乡村债务的社会公共危机(乡村组织岌岌可危,债务危及社会安全)。 第二部分、乡村债务危机的预警机制。乡村债务危机预警机制的现实意义;乡村债务危机预警机制的管理目标;乡村债务危机预警机制的管理原则;乡村债务危机预警机制的系统层次;乡村债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基本框架和乡村债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实施进程。 第三部分、中国乡村债务的清偿化解机制。从现阶段中国乡村负债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中国乡村债务消减与清偿的目标模式,依据这一目标模式制订了不同阶段中国乡村过度负债消减与清偿的基本目标,并提出实现目标的基本思路,最后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构建了中国乡村债务消减与清偿的基本路径。 第四部分、中国乡村债务的监督管理机制。主要对中国乡村债务监督管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笔者认为,根据中国农村发展的现状,应在农村建立起以乡、村两级自身监督管理为主,社会监督管理为辅,法律监督管理为保障的科学、规范、完善的乡村债务监督管理机制。基本框架和运作思路是:①加强举债监督管理,遏制新债形成。②加强债务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率。 本项研究将对丰富与发展中国的财务管理理论、丰富和发展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将对中国乡村进~步拓宽筹资渠道,促进乡村资金结构优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中国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项研究成果将直接为中国乡村债务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政治体制、金融体制、财政体制改革,规范基层政府职能与基层财务、政务管理制度,减轻农民负担,稳定和发展农村经济,巩固农村政权等提供智力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