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美两套综合理科教材的比较研究及对教学实践的一些启示
【6h】

中美两套综合理科教材的比较研究及对教学实践的一些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选题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中美两套综合理科教材的比较研究及对教学实践的一些启示

(一)中美两套综合理科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比较及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1.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比较

2.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二)中美两套综合理科教材编写的内容比较及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1.中美两套综合理科教材内容的容量比较

2.中美两套综合理科教材内容的组织形式比较

3.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三)中美两套综合理科教材栏目设置的比较及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1.中美两套综合理科教材栏目设置的频次比较

2.中美两套综合理科教材栏目设置的特点比较

3.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四)中美两套综合理科教材插图的比较及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1.插图的数量比较

2.插图特点比较

3.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五)中美两套综合理科教材编写的结构比较

1.中美两套综合理科教材总体结构编制比较

2.中美两套综合理科教材章结构编制比较

3.中美两套综合理科教材节结构编制比较

4.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六)中美两套综合理科教材统整强度分析比较及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1.统整强度对比

2.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四、总结及建议

(一)对中美两套综合理科教材比较的总结

(二)对科学教材的几点建议

1.对教材内容选择的建议

2.对教材内容整合和编排的建议

3科学教材的呈现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综合课程的改革成为全球教育改革与研究的一大趋势。科学教材是体现科学课程目标和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中国的综合理科课程改革的关键是编制合适的综合理科教材。笔者采用比较的方法,对美国科学教材《Science Explore》(科学探究者)(简称A)同中国袁运开教授主编《科学》教材(简称C)比较,希望能够为新一轮的科学教育改革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持和依据;通过教材比较研究,也希望能为中学科学教学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从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内容选择、栏目设置、插图、编写结构、统整强度等方面对两套教材进行了对比.从指导思想上比较,A教材和C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基本一致,都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选择与社会生活相关的课程内容,倡导多元的学习方式,体现科学探究的思想;从编写的内容比较,A教材不仅比C教材知识的内涵大,而且知识的外延也大,学生继续学习的空间很大。A教材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组织内容比C教材更重视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延展性;从编写的栏目比较,A教材比C教材栏目的种类多,而且出现的频率高,可以看出A教材对教学探究的重视。从编写的插图比较,A教材比c教材质量好;从编写的结构比较,A教材比C教材更注重情境的创设;从编写的统整强度比较,A教材处于组合型,C教材处于并列型和组合型之间。 总之,A教材既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又关注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和综合,培养了学生系统、全面、整体的角度认识事物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并非将分科领域的知识全部拆散形成综合性主题的结构。在该教材中既有分科性的单元,又有综合性主题的单元。通过跨学科探索、综合探索很好地处理了分化和综合的关系。该教材有利于初中学生的学习。而C教材虽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内容的呈现多次螺旋上升,但具体的知识分散到各个章节,知识显得不连贯,学生不容易掌握,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花费大量的时间来重组。因此A教材可以为中国新的教材的编写提供参考,编写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受广大中学教师和学生欢迎的教材。 笔者对两套教材的每一个方面的对比都对笔者的教学产生启示。如: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加深认识教材编写的意图;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经历,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优化;合理整合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注重教学情境创设和精心设计探究活动,符合学生原有经验等等。笔者在对比教材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同其他教师不断的交流,将获得的启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对比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希此文可以为其他教师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