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杭州市乡镇中心幼儿园“公立化”政策及其绩效的调查与评估研究
【6h】

杭州市乡镇中心幼儿园“公立化”政策及其绩效的调查与评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部分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主要概念界定

(一)公立化

(二)政策

(三)绩效

四、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程序

第二部分 杭州市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状况分析

一、推进中心园“公立化”的必要性

(一)幼儿及家庭的需要

(二)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社会和谐的需要

二、杭州市中心园的构成和发展情况分析

(一)杭州市中心园的构成情况

(二)杭州市中心园的发展情况

第三部分 杭州市乡镇中心幼儿园“公立化”政策分析

一、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过程

(一)2005年-2007年:奠基阶段

(二)2008-2009年:全面展开阶段

(三)2010年至今:深化阶段

二、政策内容分析

(一)以公办中心园为中心,构建广覆盖的农村幼教机构网络

(二)以公办中心园为依托,建设优质的农村幼教师资队伍

(三)以公办中心园为基点,完善农村幼教基层管理网络

第四部分 杭州市乡镇中心幼儿园“公立化”政策绩效的调查

一、调查的实施

(一)调查对象

(二)问卷的设计

(三)调查的过程

二、调查结果

(一)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视角

(二)中心园的视角

(三)幼儿园教师的视角

(四)儿童和家长的视角

第五部分 杭州市乡镇中心幼儿园“公立化”政策绩效的评估

一、评估工具的选择与指标的设计

(一)CIPP模式简介

(二)评估的指标设计

二、政策绩效评估

(一)背景评估

(二)输入评估

(三)影响性评估

(四)有效性评估

(五)可持续性评估

第六部分 政策建议

一、坚持“公立化”的方向,稳步落实现有政策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的透明度

三、强化区、县(市)责任,促进地区均衡化发展

四、上级政府适度调控,引领正确的政策导向

五、多部门联合,全方位保障

六、鼓励多种形式办园,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灵活性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新农村建设持续深入的背景下,杭州市政府为了促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从2005年开始,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以下简称“中心园”)为重点,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推进其“公立化”的政策。该政策是否适合杭州,能否促进杭州市中心园,乃至整个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带着这个问题,本研究对该政策的绩效展开了调查和评估,希望通过客观地呈现、分析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成效和问题,为该政策的继续推行及其它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参考,同时希望引起研究者对学前教育政策绩效的关注。
   本研究首先采用文本分析法和访谈法,厘清了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过程,并从三个方面对政策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经过几年的时间,杭州市已从政策层面构建了以公办中心园为核心的农村学前教育体系。为了进一步了解有关政策绩效的信息,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对余杭区、富阳市和临安市的8所幼儿园进行了实地调查,访谈了4位幼教干部和8位园长,并结合近年来杭州市中心园及农村幼儿园建设与发展情况的有关数据,得出调查结果。基于调查的信息及相关数据,借鉴了CIPP评估模式,结合研究者所处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部分指标,从背景、输入、有效性、影响性和可持续性五个方面对政策的绩效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杭州市中心园“公立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在主观上提高了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得到了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肯定,客观上促进了中心园的建设和发展,使其更好地发挥了示范作用,不过,目前该政策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目标制定和实施中缺乏计划性,中心园的辐射作用尚没有得到充分的显现。根据调查和评估,本研究针对杭州市中心园“公立化”政策提出了六点政策建议:坚持“公立化”的方向,稳步落实现有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强化区、县(市)责任,促进地区均衡化发展;上级政府适度调控,引领正确的政策导向;多部门联合,全方位保障;鼓励多种形式办园,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灵活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