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媒介素养核心评论能力及其培养——基于新闻评论课的实践
【6h】

论媒介素养核心评论能力及其培养——基于新闻评论课的实践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引言

(一)语文教育现状

1.表达力缺失:语文教育的痼疾

2.独立评论能力匮乏:媒介时代的遗憾

(二)选题意义

1.立言:语文教育的应然目标

2.立人:媒介时代的教育使命

(三)研究综述及概念界定

1.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综述

2.媒介素养及独立评论能力的概念界定

3.媒介素养之核心:独立评论能力

4.新闻评论课定义及其语文属性

二、溯源:理论基础及背景思考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1.积极语用教育观及其启示

2.大众传播学理论及其启示

(二)研究的背景思考

1.语文学科教学:接受本位

2.媒介素养教育:亟待弥补

(三)新闻评论课:媒介素养教育的有益尝试

1.新闻评论课的地位

2.新闻评论课的作用

3.新闻评论课开设的必要性

三、践履:试水新闻评论课

(一)新闻评论课形式

1.课堂组织形式:小组围坐+自主开放式

2.教学设计形式:混合文本+问题模块式

(二)新闻评论课的特点

1.教学载体借助多种媒介素材

2.教学目标指向独立评论能力

(三)新闻评论课案例举隅

1.案例一:《我读钓鱼岛事件》

2.案例二:《我读新闻——关于“菲特”台风》

3.案例三:《我议方韩之战》

4.案例四:《我看莫言获诺奖现象》

(四)培养学生独立评论能力策略

1.倡导民主 呵护评论意识

2.开放文本 唤醒评论意识

3.锤炼思想 砥砺评论能力

4.构建对话 助推评论能力

5.合作辩论 提升评论能力

6.多元评价 激励深度评论

四、审视:新闻评论课的实践反思

(一)新闻评论课的构成要素

1.自由表达:学习主体的内在需求

2.语用能力:课堂实践的核心要素

(二)新闻评论课的梯度层序

1.学案设计的层递性

2.小组合作的渐进性

3.星级评价的再生性

五、重构:教师语用素养的修炼

(一)语文教师的理念革新

1.教学基点:表达为本

2.教育终点:立人立国

(二)语文教师的行动创新

1.关注时事:提高媒介素养

2.砥砺评论:铸造语用标杆

3.课程开发:整合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全球信息化的21世纪,人们日渐栖息在媒介空间,生活方式、社会参与及公民身份的形态都已发生巨变。一边是低门槛开放的互联网,让人人都享有自由言说的权利;一边是表达主体缺乏自主思考、独立评论能力:两者矛盾凸显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受外国较为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影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开始由偏重理论研究转向本土化实践研究。新闻评论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自主研制开发的新课型,它不同于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它以培养学生独立评论能力为目标,以媒介素材为教学载体,通过混合文本加问题模块式的学案设计、自主开放的课堂教学实践,唤醒学生的评论意识,砥砺评论能力,最终丰富其语用能力,为未来社会生活做准备。媒介素养教育融于高中语文学科的实践研究,目前国内开展得不多,本研究试图通过开设新闻评论课以培养学生媒介素养核心——独立评论能力,以期为进一步推进语文教育顺应学生的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真实诉求而做出尝试与努力。
  本文首先阐述了媒介时代语文教育表达力缺失的现状,指明选题以立言来立人的积极意义,并综述了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研究,对媒介素养、独立评论能力、新闻评论课等概念做了界定并厘清其关系,指出独立评论能力是媒介素养教育核心。新闻评论课是特定语文场景中的教学实践,重在培养学生独立评论能力(语用能力的高级形式)。其次追溯了该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对瑞安职业中专集团学校西校区学生展开媒介时代表达力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开设新闻评论课,把它作为媒介素养教育融于语文教学的尝试,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评论能力。接着笔者通过十次新闻评论课试水教学实践,从课堂组织形式、课堂教学内容、学案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证研究中概括总结,着重探究培养独立评论能力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策略,力求通过新闻评论引领学生实现言语表达。同时在实践的基础上反思新闻评论课教学实践,总结其特点与不足。最后提出语文教师应进行理念革新和行动创新,既要提升自身的语用素养,成为学生语用榜样;又要勇于整合课程资源,为改变语文教学现状而努力,闯出一条能焕发生命主体言语表达力的新路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