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下我国民意表达机制的构建及其完善研究
【6h】

当下我国民意表达机制的构建及其完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 绪论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二 我国民意表达机制的构成及其现状

(一)民意表达机制的构成

1.民意表达的主体

2.民意表达的方式

3.民意表达机制的运行原则

4.民意表达机制的评价标准

(二)我国民意表达机制的运行现状

三 我国民意表达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一)我国民意表达机制存在的问题

1.民意表达主体存在自身的不足

2.缺乏合作和引导机制,表达效能低下

3.民意表达结构失衡,渠道不畅

4.缺乏保障和制约机制

(二)我国民意表达危机探源

1.社会经济因素

2.政治体制因素

3.历史文化因素

四 完善我国民意表达机制的路径建议

(一)增强民意表达主体的表达效能

1.增强民众表达的物质基础

2.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

(二)建立良好的回应机制

1.提取出民意中的真实诉求

2.建立双向的表达与沟通机制

3.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话语权

4.对体制外的表达加以引导

(三)优化民意表达的结构

1.确立人大的主体地位

2.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建设

3.完善信访制度的改革

4.充分发挥其他表达渠道的功能

5.重视网络民意的发展

(四)完善民意表达机制的制度化建设

(五)建立完善民意表达的保障机制

1.建立完备的法律保障

2.做好权力监督工作

3.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六)培育民意表达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进入转型社会,社会资源开始重新聚积,造成了不同群体之间社会权利和利益表达能力失衡,产生了贫富悬殊的现象,由此形成了一个结构断裂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下层社会无法获取民意表达的有效资源,导致公共政策严重倾斜,下层社会的权利得不到保障。所以,为民意表达提供制度化的保障,构建和完善我国民意表达机制是当前我国的一个重要议题,有效的表达机制,能够保证社会各个群体权利和利益均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本文第一部分,界定了民意表达机制的相关概念,有民意与民意表达的概念,民意表达的理论基础,民意表达的一般路径介绍。第二部分首先阐述了民意表达机制的构成及其现状。民意表达的构成包括民意表达的主体以及表达的具体方式,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民意表达最为正式的两条路径,其次还有参加社团组织,利用社会媒体等方式。民意表达机制的有效运行,必须以其原则性为依托,有民主,法治、畅通、有序等原则。对现有民意表达机制进行评价,必须要有统一有效的衡量标准,合理把握其真实度、整合度、通达度以及被接纳度。根据这些评价标准,结合现实中的民意表达现状,发现目前我国的很多民意表达方式流于形式,体制外表达现象频频发生,网络民意发展,逐渐成为新兴的民意表达平台。第三部分,对我国民意表达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剖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民意表达主体存在自身的不足;二、缺乏合作和引导机制,导致民意表达效能低下;三、民意表达结构失衡,渠道不畅;四、缺乏保障和制约机制,导致话语权被强势群体垄断。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经济发展、集权体制和历史文化背景。第四部分,从加强主体表达效能、健全回应机制、拓宽渠道、加强制度化建设、完善保障机制、培育良好的政治氛围等方面对我国民意表达机制的完善进行了探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