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今乡村教育“以县为主”管理模式的政策困境与变革
【6h】

当今乡村教育“以县为主”管理模式的政策困境与变革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与创新点分析

1.乡村教育及其发展变迁的研究

2.乡村教育政策与教育体制的研究

3.乡村教育管理困境与对策的研究

4.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相关概念界定

1.政策与教育政策

2.体制与教育体制

3.管理、教育管理与教育管理体制

4.乡村与乡村教育

5.“以县为主’’管理模式

(四)研究方法

二、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教育变革的历史考察

(一)拨乱反正阶段:政策拨乱与体制反正(1978——1984)

1.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背景

2.“拨乱反正”中的教育政策与教育体制

(二)改革创新阶段:政策改革与体制创新(1985——2000)

1.确立与巩固:“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体制

2.变异与危机:“以乡为主”体制的缺陷

3.教育改革中的政策与体制问题

(三)摸索前进阶段:政策摸索与体制前进(2001至今)

1.政策调整与“以县为主”体制的确立

2.“城乡统筹”中的教育政策与教育体制

三、“以县为主”乡村教育体制的成就

(一)有助于提振各级政府决策效率

(二)有利于提高乡村学校办学效益

(三)有益于提升教师人事资源管理

四、“以县为主”乡村教育体制的管理困境

(一)乡级管理缺位诱发乡一级教育脱责危机

(二)中心校权责不明造成高效自主运作困难

(三)资源过度集中使乡村教师素质持续低位徘徊

(四)经济实力受限导致部分县未必能够“给力做主”

五、新时期“以县为主”体制的路径探究

(一)构建“条块结合”教育管理体制

(二)推进“省级趋主”投入保障机制

(三)提升“普惠整合”资源均衡水平

(四)完善“多管齐下’’教育监督体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是现代中国最为重大的决策,其直接决定了当今中国的各个方面,对中国影响深远,而教育就是深受改革开放影响的一个方面。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我国的乡村教育事业得以显著的发展。教育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保证,是一个民族复兴的奠基石,可以说,教育的成败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与政府把教育事业的发展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乡村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农业和农民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最关心持续关注并想尽办法解决的问题。“三农”问题倘若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国家的综合国力必然会受到制约,国家就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的一个不遗余力试图破题的重大历史课题,而乡村教育事业在某种意义上说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成效。通过发展基础教育来推进农村的进步、农业的转型和农民的致富,显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重要途径。因此,乡村教育事业改革也就必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
  政策的制定是问题解决的前提要件,政策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问题解决的彻底性。体制是在宏观政策架构下的微观内容,体制顺畅有助于政策的贯彻到位,有利于政策的功效发挥。管理的水平是由政策与体制共同作用相辅相成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天然地决定于政策的完善与体制的健全程度。这三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制衡构成了乡村教育得以运转的基本前提。探究乡村教育的发展趋势路径,就是要促成教育政策得以科学地制定,教育体制得以合理地构建,教育管理水平得以积极地提升。
  本文就是在政策、体制与管理三要素之基础上,以历史为视域审查过去,以问题为导向关照现实,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肯定成就优势与剖析现实困境的基础上,对乡村教育提出适度的路径探究。本文主要包括分成四部分论述:
  第一部分:以问题导向,概述研究背景与现状,界定部分概念,拟用的主要方法,分析该研究可能的价值意义所在。
  第二部分:以历史的角度为出发点,以教育政策、教育体制变迁为中心,综合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的乡村教育变革三个阶段,分析历史进程,总结历史经验,并以史为鉴。
  第三部分:乡村教育历经多次上下改革,最终建立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对这种管理体制的利弊做出科学的评估,既承认该体制的优越之处,也不否认其存在的严重困境。全面分析“以县为主”的继承性与开创性,以及存在的后天缺陷性。
  第四部分:研究的结果是要得出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路径。文章在结合历史经验教训与现实困境关照之下,对“以县为主”体制提出了教育体制构建层面的路径取向,系统地探究如何全面构建教育管理体制、教育财政体制、教育人事体制与教育监督体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