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主题的微视频教学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6h】

基于主题的微视频教学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数字网络时代

2.视觉文化时代

3.新课程改革

(二)国内外综述

1.微视频教学

2.基于主题的教学

(三)研究意义

1.学生的促进作用

2.学校与教师的发展需要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实证研究法

3.经验总结法

(六)关键概念的解释

1.小学美术教学

2.主题单元式教学

3.微视频

二、基于主题的微视频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杜威的经验课程观

(三)数字媒体艺术

三、基于主题的微视频教学的特性与优势

(一)基于主题的微视频教学的特性

1.交互特性

2.综合特性

3.开发特性

4.地方特性

(二)基于主题的微视频教学的优势

1.海量的网络软件资源库

2.信息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

3.艺术作品形式的多样化

四、基于主题的微视频教学体系的建构

(一)基于主题的微视频课程教学模式建构

1.理论依据

2.教学目标

3.操作程序

4.实现条件

5.教学评价标准

(二)基于主题的微视频课程的教学策略

1.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筹备教学

2.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美术教学

3.数字技术手段的美术创作

4.数字网络的展示、评价、交流

(三)基于主题的微视频实践教学体系建构原则

1.相符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创造型原则

4.以生为本原则

5.以师为主原则

五、基于主题的微视频课程的教学实施案例

(一)案例一之镜头下的身边美

1.课程说明

2.课程目标

3.课程的价值意义

4.教学设计流程图

5.单元活动一:《发现身边美》

6.单元活动二:《走进身边美》

7.单元活动三:《记录身边美》

8.单元活动四:《身边美电影节》

9.教学效果

10.影片作品评价表

(二)案例二之缤纷的色彩

1.课程说明

2.课程目标

3.课程的价值意义

4.教学设计流程图

5.单元活动一之玩色彩

6.单元活动二认识色彩

7.单元活动三应用色彩

六、基于主题的微视频教学实践效果调查分析与建议

(一)基于主题的微视频课程的实践效果调查分析与对策

1.具体分析

2.存在问题与不足

3.问题的解决策略

(二)基于主题的微视频课程的教学评价建议

1.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2.注意过程与结果统一性

3.教师应用鼓励性评价语言

4.采用图像化电子档案技术手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人类已进入数字化网络信息时代,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赋予了美术教育全新的任务和使命。基于美术、人文、科技三者结合的设计理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将微视频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结合数字科技手段进行美术课程教学的开发、设计与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紧紧跟随信息时代的教育的步伐。基于此想法,在课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用照相机、摄像机、IPAD等数码设备收集生活素材、并使用计算机的科技手段进行美术作品创作和活动展示,以达到培养学生了解美术、人文以及科技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的目的。
  文章从了七个部分论述基于主题的微视频教学在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部分: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和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相关概念的。
  第二部分:论述基于主题的微视频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主要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的经验课程观、数字媒体艺术重要性进行探讨分析,作为指导教学的应用研究的理论支撑。
  第三部分:阐述基于主题的微视频教学的特性和优势,主要具有交互特性、综合特性、开发特性、地方特性等特性;丰富的网络软件资源、信息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艺术作品形式多样化、开放的教学模式等优势,来探讨微视频教学作为小学美术教学内容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第四部分:论述基于主题的微视频教学的建构,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是从教学模式的建构,其中包含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标准。其次为教学实践提供“三个利用”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筹备教学、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美术教学、利用数字技术手段的美术创作的教学策略。再次为教学体系的建构提出建构原则,只有符合相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创造型原则、以生为木原则和以师为主原则才能有效的建构微视频教学体系。
  第五部分:论述基于主题的微视频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如何实施。从课程说明、课程目标、课程价值、教学流程和单元活动中进行具体的实践教学操作,从两个案例验证基于主题的微视频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可应用性。
  第六部分:分析基于主题的微视频课程的实践效果的调查情况并给出具体分析、提出不足之处如合理分配小组问题、器材设备问题、创作软件使用问题并给出相应解决办法。其次,提出对于课程的教学评价建议,采取多样化评价方式、注重评价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性、教师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采用图像化电子档案技术手段。
  第七部分:总结全文,分析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研究的未来畅想。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信息时代的美术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