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适业教学与任务驱动
【6h】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适业教学与任务驱动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政策背景

2.现实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概念界定

1.适业教学

2.任务驱动

3.适业任务

(四)相关文献分析

1.关于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文献分析

2.关于中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文献分析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

一、适业任务驱动法的提出

(一)提出背景

(二)适业任务驱动的可行性分析

1.分析课程本身

2.分析学生情况

3.分析教师情况

二、适业任务驱动法的设计和实施

(一)任务设置要点

1.适学业

2.适专业

3.适就业

4.序列任务设置

(二)任务实施要点

1.划分教学模块

2.调整教学课时

3.优化小组合作

(三)操作实例

1.认识自我模块操作实例

2.制定措施模块操作实例

3.评估调整模块操作实例

(四)改良评价考核

1.任务评价——量表评价

2.过程评价——虚拟货币

3.课程评价——以展代考

三、适业任务驱动的有效性分析

(一)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分析

1.课堂关注点有效转移

2.学生课堂参与性增强

3.学生学习动机得到激发

(二)教学结果的有效性分析

1.学生生涯规划成果明显提升

2.学生学业观和职业观得以转变

3.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得到锻炼

四、适业任务驱动运用的反思和建议

(一)课前做好充分设计准备

(二)课中师生意识需强化

(三)课后研究有无尽追求

(四)课外系统规划是保证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一门职业指导的基础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有逐渐凸现出来。但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缺乏实效性的困境也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在现行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课堂中,由于内容过于理论化、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脱离了学生职业发展的实际,没有有效地结合学生的学业水平、专业特点和就业目标。一方面我们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建立初步的、有实践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另一方面要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能够辅导学生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专业学习目标,能够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培育。针对当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现状和问题,笔者在学校开展适业教学理念(适学业、适专业、适就业)指导下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改革实践,以“适业任务驱动法”为核心,对课程总目标的进行序列分解,确定18个子目标,围绕子目标设计学生学习的18个子任务,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适业任务的实施,并在完成具体实践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教师则通过分解序列目标把教学内容有序且巧妙地隐含在每个实践任务之中,引导学生自己发展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最终完成学习目标。
  笔者运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法时,目标如何分解,内容如何选择,小组合作完成驱动任务如何具体操作,评价如何优化等结论,形成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运用适业任务驱动法有效的课堂教学操作要素,同时建立形成相应的课型样本、学生任务手册(笔者主编,已被浙江省教育厅列为浙江省中职课改省级示范校本教材,供全省中职学校师生选用)以及“虚拟货币”、以展代课等课程评价方式等。并通过实践研究对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运用适业任务驱动法的实际操作提出一些建议和反思。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