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学传记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研究
【6h】

中学传记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传记文学的内涵

(一)传记文学的概念界定

(二)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

(三)传记文学的分类

二、中学传记文学作品的选文特点和教学价值

(一)中学传记文学作品的选文特点

1.多出于正史或杰出人物传记

2.侧重反映优秀人物的事迹和品质

3.在史学和文学方面均有典型性

(二)传记文学的教学价值

1.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2.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中学传记文学作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中学传记文学作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脱离文本

2.标签化、单一化的人物形象鉴赏

3.缺乏语文味

4.与其他文体混淆

(二)成因分析

1.教材编排的影响

2.教师素养的制约

四、中学传记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中学传记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确定的基础

1.通过教材重组,凸显传记文学文体特征

2.提升教师对传记文学文体特征的认识

(二)中学传记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

1.传记文学的文体特征

2.传记文学的阐释策略

3.传记文学的结构原理

(三)中学传记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确定的路径

1.赏析人物形象

2.把握情节结构

3.品味文本语言

4.揣摩人物刻画的技巧

5.形成辩证的历史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取得的研究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传记文学是一个充满魅力和生命力的文体,它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地位和价值不容忽视。尤其在新课改实施以来,它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传记文学作品的教学效果似乎还不尽如人意。我们认为,最大病因在于传记文学教学内容选择的失误甚至错误。因此,提高传记文学作品的教学效果,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的第一部分对传记文学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阐述,包括传记文学的概念界定,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分类。
  第二部分阐述了中学传记文学作品的选文特征及其教学价值。笔者对收录于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记文学作品进行了分析,梳理出中学传记文学作品的三个选文特点:多出于正史或杰出人物传记;侧重反映优秀人物的事迹和品质;在史学和文学方面均有典型性。传记文学作品的教学价值,主要表现在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这三方面。
  第三部分对中学传记文学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笔者搜集了中学传记文学作品的典型篇目,从具体的课例分析中发现传记文学作品教学在教学内容设定上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分别是:脱离文本,标签化、单一化的人物形象鉴赏,缺乏语文味以及和其他文体混淆。笔者从教材和教师两个角度入手,对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传记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的失误乃至错误根本原因在于,对传记文学这一文本体式的陌生。由此,为传记文学教学内容的确定提供了大方向,即从把握传记文学的文本体式入手,依据基本体式特征来确定教学内容。
  第四部分探究中学传记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的确定,此为本文记述的中心以及重心所在。笔者首先根据中学传记文学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提出了传记文学教学实施的两个要领,即教材重组和提升教师素养,通过这两个途径强化教师对传记文学这一文体的认识。其次,以传记文学理论为基础,论述了传记文学的文体特征。而后,结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相关传记课文,对传记文学的阐释策略以及结构原理进行了分析,从而掌握传记文学的阅读与教学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再结合“课标”要求,笔者将中学传记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确定的路径归结为:赏析人物形象,把握情节结构,品味文本语言,揣摩人物刻画的技巧以及形成辩证的历史观。
  本文主要采用了理论探讨和实例研究的方法,以传记文学理论为基础,探究传记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以期为确定中学传记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著录项

  • 作者

    应文琦;

  •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 学科 学科教学(语文)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童志斌;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34.3;
  • 关键词

    中学语文; 传记文学作品; 选文分析; 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