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地的成长》的生态批评
【6h】

《大地的成长》的生态批评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导论

(一)生态批评的界定

(二)《大地的成长》的研究综述

(三)《大地的成长》生态批评的意义

一、伊甸园:自然与人的和谐共荣

(一)大地的时间——“四季”的诗意

(二)艾萨克的坚守——“自然之子”的赞歌

二、失乐园:人与自然的疏远分离

(一)埃勒苏的失意——家园的迷失

(二)巴布罗的杀婴——母性的残缺

三、复乐园:人回归自然

(一)《圣经》原型的再现

(二)英格尔的回归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克努特·汉姆生(1859-1952)是挪威著名的小说家,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汉姆生的小说包含大量的自然描写和对自然与人之关系的思考,还触及到了现当代城市工商业文明的诸多问题,其代表作《大地的成长》因此受到广泛关注,被誉为“划时代的巨作”。本论文以生态批评理论为研究依据,对《大地的成长》中自然与人的关系进行探究,试图阐释作者对人类回归荒野自然的强烈愿望,分析作者对自然与人相处的态度和方式,研究作者对自然与人关系的思考。
  本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生态批评的重要研究成果和《大地的成长》的主要内容,并在综述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大地的成长》所包含的生态思想,点明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主体部分一共有三个章节。第一章节分析《大地的成长》中蕴含的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主要分析作品中的“季节书写”和艾萨克主人公的形象,揭示作者对自然与人如何共生共荣的美好愿景,说明自然和人之间不可分离的生态关系。“四季”代表着普遍的自然规律,艾萨克代表着坚守土地的“自然之子”,人只有尊重自然规律、勤劳朴素、坚守大地才能收获自然馈赠。第二章分析作品中埃勒苏和巴布罗与自然分离的过程,研究人与自然这种生态关系破坏的后果。通过塑造埃勒苏和巴布罗,汉姆生批判了人与自然疏远分离的反生态思想。第三章主要解析作品中的《圣经》原型和人物心理描写,探讨作品中回归自然的生态理念。
  结语部分总结小说所反映的生态思想。人类无法回到原始朴素的生活模式,但汉姆生提出的回归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理念仍然值得当代人深思和批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