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部制背景下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的研究——以“永嘉县”为例
【6h】

大部制背景下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的研究——以“永嘉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研究的意义

2.研究的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状况

2.国内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四)相关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分析

1.相关概念界定

2.相关理论分析

二、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概况及大部制改革的必要性

(一)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概况

1.监管主体及其职能

2.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食品安全监管大部制改革的必要性

1.实行大部制改革的意义

2.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的大部制模式

3.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大部制改革的评析

三、永嘉县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的大部制模式

(一)大部制模式的基本概况

1.大部制模式的组织架构

2.大部制改革的成效

(二)大部制改革中仍存在的问题

1.机构执法合法性和法律职责待进一步明确

2.机构内外部协调性较差

3.机构监管能力待提升

4.机构配套体系需健全

(三)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性

2.地方政府体制改革的经验薄弱

3.对新机构体制的适应需要过程

4.改革并未消除部门监管冲突

四、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措施的经验借鉴

(一)国外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设置

1.美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2.德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3.加拿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4.国外有关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设置对我国的启示

(二)国内地方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模式的比较

1.天津模式

2.深圳模式

3.总结分析

五、完善大部制背景下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的建议

(一)明确新机构的合法地位和法律职责

1.确认执法主体身份和职责

2.尽快制定配套执法依据

3.解决法律困境的临时对策

(二)建立机构内外协调机制

1.加强上下级纵向沟通协调

2.加强横向沟通协调

3.再造一体化监管模式

(三)加强机构监管能力建设

1.科学配置,充实基层力量

2.注重质量,推进高效融合

3.加大投入,提高检测水平

(四)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配套体系

1.完善食品监管配套制度建设

2.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建设

3.加快推进事前事中监管制度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食品安全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政府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承担者,肩负着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包括制定与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开展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以及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等等。但近几年来,食品安全事故却屡禁不绝,这在很大程度上暴露出现阶段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效能低下的弊端。因此,大幅度减少食品安全事故,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需要政府大大提高其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把监管职责落实到位。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设置是政府提高监管效能的有力保障。更进一步说,食品安全高效监管不能依靠协调出来的,而是依靠权责分明的监管机构的工作成果。
  2013年,国家开展了新一轮的大部制改革,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机构设置进行调整,职责进行整合,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食品药品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各省市县(区)政府也参照国务院整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职能和机构的模式,开展本地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和机构调整工作。县政府作为中国最基本的行政机构,县级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直接面对的是广大基层群众,管理范围大、覆盖面广、监管任务重,与此同时却存在着监管机构设置不合理,监管人力、设备资源不足,监管职责落实不到位,监管效率低下的现实问题。因此,县级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急需改革,其改革效果如何,将最直接的影响到我国基层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生命健康,对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的基础上,以政府相关理论首先对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实行大部制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然后以永嘉县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归纳法、实证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对永嘉县食品监管机构改革的大部制模式进行了综合研究,论述了永嘉县食品安全监管大部制改革过程中存在机构执法合法性和法律职责待进一步明确、机构内外部协调性较差、机构监管能力待提升、机构配套体系需完善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原因,最后通过对国外有关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设置的探索和国内其他地方改革模式的探讨,提出从明确新机构的合法地位和法律职责、建立机构内外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机构监管能力建设、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配套体系四个方面来完善大部制改革背景下永嘉县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的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