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闽浙地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现状研究:混合方法研究的应用
【6h】

闽浙地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现状研究:混合方法研究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1 职业成熟度

1.1.1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概念

1.1.2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结构维度

1.1.3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测量研究

1.1.4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因素

1.2 家庭教养方式

1.2.1 家庭教养方式的概念

1.2.2 家庭教养方式的测量

1.2.3 家庭教养方式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

1.3 社会支持

1.3.1 社会支持的概念

1.3.2 社会支持的测量

1.3.3 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

1.3.4 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职业成熟度的相关研究

1.4 混合方法研究

1.4.1 混合方法研究的概念

1.4.2 混合方法研究的分类

1.4.3 混合方法研究的必要性

1.5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5.1 问题提出

1.5.2 研究意义

2 研究设计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过程

3 量化研究——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3.1 研究方法

3.1.1 研究被试

3.1.2 研究工具

3.2 研究结果

3.2.1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现状分析

3.2.2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3.2.3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

3.2.4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检验

3.3 研究小结

4 质性研究——访谈设计和访谈结果分析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设计

4.2.1 访谈对象选取

4.2.2 访谈提纲设计

4.3 资料分析

4.4 研究结果

4.4.1 职业成熟度发展的模式

4.4.2 社会支持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

4.4.3 家庭教养方式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

5 基于“量化+质性结果”的综合分析与讨论

5.1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特点

5.1.1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总体情况分析

5.1.2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差异分析

5.2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分析

5.2.1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分析

5.2.2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分析

5.3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分析

6、结论

6.2 研究贡献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福建浙江两地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发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内在作用机制。采用混合方法研究,其中量化研究部分采用问卷调查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质性研究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大学生不同职业成熟度水平之间存在差异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是如何对职业成熟度起作用的。得到的相关结论:
  1、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水平较高,且在性别、年级、独生子女、是否喜欢本专业、是否担任过班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生源地和父母教育程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2、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相关;
  3、大学生社会支持情况对职业成熟度有正向的预测作用;
  4、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方式中情感温暖对职业成熟度有正向预测作用,过度保护和拒绝对职业成熟度有负向预测作用。
  5、大学生社会支持在家庭教养方式与职业成熟度中其部分中介作用,具体存在母亲情感温暖——对支持的利用度——职业成熟度、母亲过度保护——对支持的利用度——职业成熟度这两个中介路径。
  6、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高低分组之间在“目标设定——实践参与度——自我认识”这一三环节的循环模式上存在差异。
  7、大学生对外界支持的主观感受,以及对外界支持的利用度水平影响着其职业成熟度水平的发展。
  8、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主要对职业成熟度发展模式中的“目标设定”和“实践参与度”两个环节产生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