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引导性观察与引导性反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信息整合类别学习的消极影响
【6h】

引导性观察与引导性反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信息整合类别学习的消极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2.1 类别学习的单系统理论

2.2 类别学习的多重系统理论

3 类别学习主要方式

3.1 观察学习

3.2 反馈学习

4 内隐类别学习任务范式

4.1 原型失真任务

4.2 概率类别任务

4.3 人工语法任务

4.4 信号检测任务

4.5 信息整合任务

5 信息整合类别学习

5.1 信息整合类别学习概述

5.2 信息整合类别学习的神经机制

5.3 信息整合类别学习的影响因素

5.4 信息整合类别学习与内隐类别学习

6 小学儿童类别学习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 问题提出

2 研究目的与内容

3 研究意义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1.4 实验设计

1.5 实验材料及工具

1.6 实验程序

1.7 实验结果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假设

2.3 实验被试

2.4 实验设计

2.5 实验材料及工具

2.6 实验程序

2.7 实验结果

第四部 分讨论

1.1 反馈学习对信息整合类别学习的影响

1.2 观察学习对信息整合类别学习的影响

2 引导性反馈学习与引导性观察学习对信息整合类别学习的影响

2.1 引导性反馈学习对信息整合类别学习的影响

2.2 引导性观察学习对信息整合类别学习的影响

3 信息整合类别学习的特点

4 小学四年级儿童的信息整合类别学习

第五部分 结论

第六部分 基于信息整合类别学习的教学意见

1 提供能够进行信息整合类别学习的机会

2 避免不当的引导性反馈

3 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进行合理的教学

第七部分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信息整合类别学习指的是在分类任务中,被试需要在某些决策阶段对两个或更多刺激维度上的信息进行整合。比如自然界中的蘑菇,想要区分它是否有毒,不能仅根据它的单一特征(颜色或外形)就判断出来,而是需要结合蘑菇的多方信息进行整合判断。在信息整合类别学习中常见的两种学习方法是观察学习和反馈学习,前人通过对人工类别材料的研究发现,反馈学习比观察学习更有利于信息整合类别学习。虽然该结论得到了研究者们的普遍认可,但由于实验材料是人工设置的,是否能将其引申到实际生活中有待商榷,所以基于此,本实验想探讨在自然类别材料的情况下,是否也能得到相同的结论。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结构性知识,该知识通常有清晰的规则可循,而一些非结构性知识则是无规则可寻的。尤其在自然类别中,存在更多的是非结构性知识,比如西红柿到底是蔬菜还是水果,并没有清晰的分类界限,那么想要对类似材料进行分类,运用信息整合类别学习的效果会更好。但现实生活中,无论是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比较倾向于先告知孩子事物的本质规律再通过观察让孩子学习,或者通过言语指导给孩子一个限定的方向,引导孩子朝着某个固定的方向去寻找规律,结合前人的研究和信息整合类别学习的特点,这种学习方式可能会对信息整合类别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了两个新概念,引导性观察和引导性反馈。这两个新概念模拟了现实生活中的教育方式,以此将生活实际与理论相结合来探究这种教育方式是否会对信息整合类别学习产生消极影响。本实验中的引导性反馈指,在反馈的过程中用言语引导被试将注意力集中在明显的分类特征上,从而进行分类;引导性观察指在观察类别标签的过程中用言语引导被试将注意力集中在明显的分类特征上,从而进行分类。
  综上,本研究旨在探讨引导性观察和引导性反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信息整合类别学习的消极影响,同时结合儿童类别学习的发展特点和目前的教学现状,为未来的儿童教育提供科学的意见。本研究分为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探究在对自然材料(蘑菇)进行分类的情况下,四年级儿童的反馈学习成绩是否要好于观察学习的成绩,实验结果显示反馈学习成绩显著优于观察学习,佐证了前人的研究。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增加了引导语(请同时注意蘑菇的颜色和外形),刺激材料不变,同样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探究增加引导语后两种学习方法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反馈学习成绩显著高于引导性反馈学习;(2)引导性反馈学习成绩显著高于引导性观察学习;(3)引导性观察学习与观察学习之间成绩差异不显著。
  对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反馈学习比观察学习更有利于信息整合类别学习;即使在增加引导语的情况下,反馈学习也比观察学习更利于信息整合类别学习。引导性反馈学习对信息整合类别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观察学习和引导性观察学习都不利于信息整合类别学习。所以,在对儿童进行复杂类别知识的教授时,尽量使用反馈学习的方式,避免使用引导性言语,从而减少对儿童信息整合类别学习能力的破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