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智障儿童交往不适切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
【6h】

智障儿童交往不适切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2.促进智障儿童的融合和社会适应

3.解决特殊教育一线教学中的难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1.智力障碍与智障儿童

2.交往不适切

(四)研究综述

1.智障儿童交往不适切行为国内外研究现状

2.国内外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过程

1.研究个案C的确定

2.良好关系的建立

3.交往不适切行为的干预

4.资料的收集和处理

二、C交往不适切行为干预前的调查

(一)交往不适切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二)交往不适切行为的表现与危害

(三)交往不适切行为的成因

1.自身缺陷的影响

2.家庭因素的影响

3.社会因素的影响

三、C交往不适切行为的干预

(一)提供支持,改善家庭教育

1.“她可以变得很好”——改变观念,重树信心

2.“她是我们的宝贝"——改善环境,重塑关系

3.“我就是那个神仙’’——改变方法,重建规则

(二)多措并举, 积极开展学校干预

1.塑造适宜的社交行为

2.培养正确的情绪表达技能

3.开展有效的语言康复

4.加强不适切行为的个性化干预

(三)创建机会,开展社会实践

四、分析与讨论

(一)智障儿童交往不适切行为干预有效策略的选择

1.干预策略的选择应基于成因的分析

2.个性化干预和共性干预相结合效果更明显

3.家校合作干预优于单纯的学校干预或家庭干预

(二)要注意的问题

1.干预要适度

2.干预要基于智障儿童的理解

3.干预策略要及时调整

五、研究结论

(一)进行有效干预可以改善智障儿童交往不适切行为

(二)家庭因素、不恰当反馈是影响智障儿童不适切行为形成的重要因素

(三)采用个性化干预是矫正智障儿童交往不适切行为更为有效的方法

六、研究反思与展望

(一)加强家校合作,提升干预效果

(三)增加研究个案,弥补个案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交往不适切行为是指个体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交往环境中,做出的不合适、不贴切的言行举止等交往行为,使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处于不协调的状态。由于身体缺陷或发育迟滞等方面的原因,智障儿童人际交往中的不适切行为是摆在家长和老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关注特殊儿童个体差异,研究智障儿童交往不适切行为,能够帮助智障儿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其适应社会、回归社会。
  本研究在查阅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智障儿童交往行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入特教学校课堂,从现实教育情境中收集研究资料,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一名存在严重交往不适切行为的13岁中度智障儿童C为研究对象,开展智障儿童交往不适切行为的现状调查,通过观察、调查、访谈、A-B-C行为分析、典型事件分析等得出了智障儿童C交往不适切行为的具体表现和危害,并从自身缺陷、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三方面分析个案C交往不适切行为的成因,然后根据个案交往不适切行为现状调查的结果通过提供支持,改善家庭教育;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学校干预;创建机会,开展社会实践等策略针对交往不适切行为开展干预研究,并且通过分析和讨论及干预前后个案C交往行为表现的变化,总结出智障儿童交往不适切行为干预的有效策略。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针对智障儿童C开展有效干预可以改善其交往不适切行为;(2)家庭因素、不恰当反馈是影响智障儿童交往不适切行为形成的重要因素;(3)采取个性化干预是矫正智障儿童交往不适切行为更为有效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