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混龄教育对3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6h】

混龄教育对3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本研究采用前后测设计,通过在实验室情境中设置情境和任务,对3岁幼儿亲社会行为进行实验室结构观察,在幼儿园中开展本土化的混龄教育与同龄教育的比较研究,探讨混龄教育与同龄教育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不同影响。此外,本研究还在混龄条件下对学前儿童进行亲社会行为培养,编制了针对混龄教学特色的亲社会行为培养方案,并对培养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考察。
   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考察分三个实验进行,分别是对幼儿助人行为、合作行为和分享行为的考察,研究方法如下:
   实验一考察幼儿的助人行为。助人行为的测量采用设置情境法:在儿童20分钟的自由游戏过程中,先后穿插设置三个助人情境(“找手机”、“捡珠子”、“摔倒”),对儿童帮助行为进行结构观察。
   实验二考察幼儿的合作行为。合作行为的测量通过设置合作任务对幼儿合作行为进行结构观察。合作任务分为搭凳子和粉红塔两个任务。
   实验三考察幼儿的分享行为。实验三考察儿童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对儿童分享意识的考察采用故事判断法。分享意识即观念上的分享,分充当角色和不充当角色两个任务条件。分享行为考察幼儿对偶得物品的分享,即对儿童是否将偶然得到的糖果分享给陪试进行结构观察。
   本研究得到以下结果:
   (一)前测时和后测时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没有显著差异;
   (二)3岁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三)混龄教学与同龄教学对3岁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影响差异不显著;
   (四)混龄教育条件下3岁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效果不显著;
   (五)混龄教育对3岁幼儿亲社会行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六)混龄教育条件下3岁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有一定的效果。
   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编制了混龄条件下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培养方案。培养从三方面进行:
   -分别开展针对助人、合作、分享的主题教学活动;
   -在日常活动中渗透各类分享、助人、合作游戏和活动;
   -区域环境的创设(助人墙、分享区和情绪角)。
   培养将识别表情、情感追忆、情境讨论法、角色扮演法、行为激励法、亲社会认知训练贯穿其中。
   本研究探讨了混龄教育对3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为混龄教育的合理性、必要性及教育效果提供了实证研究证据,理论上丰富了混龄教育研究,并为混龄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改进意见和培养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