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产品成本本质研究——基于对完全成本法、制造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比较分析
【6h】

产品成本本质研究——基于对完全成本法、制造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比较分析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产品成本本质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3.2 国内外作业成本法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结构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产品成本本质

2.1 产品成本本质的概念

2.1.1 马克思对产品成本本质的研究

2.1.2 西方对产品成本本质的研究

2.1.3 我国传统产品成本本质的研究

2.1.4 产品成本本质的概念

2.2 产品成本的内容

2.2.1 产品成本的特征

2.2.2 成本的分类

2.2.3 产品成本的内容

第3章 完全成本法与制造成本法的比较分析

3.1 完全成本法和制造成本法概述

3.1.1 完全成本法

3.1.2 制造成本法

3.2 完全成本法与制造成本法的联系

3.3 完全成本法与制造成本法的区别

3.3.1 理论依据不同

3.3.2 产品成本项目不同

3.3.3 产品成本计算空间不同

3.3.4 产品成本核算程序不同

3.3.5 期末存货的估计不同

3.3.6 利润计算公式和结果不同

3.4 对完全成本法和制造成本法的评价

3.4.1 完全成本法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3.4.2 制造成本法是成本核算方法的一大进步

第4章 制造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比较分析

4.1 作业成本法概述

4.1.1 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

4.1.2 作业的内涵

4.1.3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原理

4.1.4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程序

4.2 制造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联系

4.3 制造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区别

4.3.1 适用条件的差异

4.3.2 成本内容的差异

4.3.3 成本计算方法的差异

4.3.4 间接费用界限的差异

4.3.5 费用分配基准特性的差异

4.3.6 管理关注重点的差异

4.4 对作业成本法的评价

第5章 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

5.1 选择成本核算方法的原则

5.1.1 可靠性原则

5.1.2 一致性原则

5.1.3 重要性原则

5.1.4 及时性原则

5.1.5 分期核算原则

5.1.6 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5.1.7 成本效益原则

5.2 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

5.2.1 作业成本法不能取代现行制造成本法

5.2.2 制造成本法是可行的但需要完善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产品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而产品成本管理是基于对产品成本的核算。产品成本核算的理论和方法是一定经济体制的产物,并为经济体制服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每一商品的价值W=C+V+M,其中C代表资本家手里的生产资料即不变资本;V代表向劳动者购买的劳动力即可变资本;产品的成本价格为C+V,即资本家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是资本家为了商品生产所支出的费用。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直采用比较彻底的完全成本法的核算方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采用与世界各国相同的核算方法即制造成本法;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一些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以“作业驱动论”为理论依据的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要想获得好保持持久竞争优势,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
   本文首先从成本本质出发,通过对马克思、西方和我国传统对产品成本概念及产品成本核算的研究进行分析,得出产品成本的概念,揭示产品成本本质,核定产品成本内容,对于企业正确进行成本核算奠定坚实基础;然后对完全成本法、制造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分别进行评价;最后从中选择一种较为科学的核算方法,通过各方面分析得出制造成本法较为科学的结论,但是由于有些方面已不适合当前情况需要,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使之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