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最低工资制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6h】

最低工资制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可能的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最低工资的经济效应研究综述

2.2 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2.3 最低工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研究综述

2.4 简要评述

3 最低工资制度及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3.1 最低工资制度的现状分析

3.2 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4 影响机理分析及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

4.1 最低工资制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分析

4.2 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

5 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

5.1 各变量的选取及实证模型的构建

5.2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5.3 分情况回归分析说明

5.4 结果的分析与说明

6 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我国步入经济“新常态”及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已经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任务而存在;此外最低工资制度从设立至今一直饱受争议,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近年来我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调整频繁且涨幅明显,这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对于整体产业结构的影响也值得研究,本文即主要说明最低工资制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及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以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为切入点,分析其会通过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正向作用,通过规模效应、转移和退出效应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反向作用,因此最低工资制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果取决于这两种作用孰大孰小。在此影响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搜集了我国31个地区2004-2014年历年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及其他相关原始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选用产业结构层次系数作为被解释变量来测度产业结构的升级;最低工资标准指标作为主要解释变量;同时引入消费支出、研发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外资投入、外贸依存度及城镇化这六个指标做为控制变量,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的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我国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全国产业结构层次的整体提升产生了显著地负面影响;其中,东部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产业结构层次提升产生的负面影响更为突出,中部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反而有利于产业结构层次的提升,西部地区的回归结果会因最低工资标准指标选取的不同而产生正反两种影响结果。
  笔者认为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充分发挥最低工资制度的积极效应并有效抑制其负面影响,同时促进我国新常态经济形势下产业结构升级的顺利实现,笔者建议:优化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过程;适度减缓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频率及提高幅度;强化政府在最低工资制度前行中的责任;工会主导构建工资协商机制;不同地区选择差异化产业发展路径;促进各次产业之间的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