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英语大众传媒新词的结构和语义特征——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
【6h】

英语大众传媒新词的结构和语义特征——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

代理获取

目录

ABSTRACT

摘要

CONTENTS

List of Figure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1.4 Thesis Organisatio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Neology Terminological Basis

2.2 Classification of Neologisms

2.3 Lexical Meaning of the Word

2.4 Summary

Chapter Th 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Understanding Neologism from Psycholinguistic Approach/Perspective

3.2 Mass-Media: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3.3 Structural Features of Mass-Media Neologisms

3.3.1 Affixation

3.3.2 Conversion

3.3.3 Compounding

3.3.4 Back-formation

3.3.5 Apocopes

3.3.6 Abbreviation

3.3.7 Acronyms

3.3.8 Reduplication

3.3.9 Blending

Chapter Four Research Methodology

4.1 Data Collection

4.2 Data Analysis

4.3 Summary

Chapter Five Results and Discussion

5.2 The stages and Conditions of Presence of Neologisms in the Language

5.3 Current Trends of Neologisms in Mass-Media

5.3.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5.3.2 People and Society

5.3.3 Politics

5.3.4 Television,Music and Newspapers

5.3.5 Other Thematic Categories

5.4 Summary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Bibliography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声明

展开▼

摘要

已有的研究主要涉及英语大众传媒新词的结构和语义特征,并进一步结合心理语言学的方法来观察,理解和显示这些结构和语义特征与心理语言学方法之间的关系(读者和听众的认知过程)。
  为了对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必要解释一下,本论文从各种英文印刷品以及互联网出版物(包括“报纸”,比如说the Guardian,the Times,the Daily Telegraph)过去几年的,以及电视台(Channel4 News)和广播(The Chris Evans Breakfast Show, the Sunday Hour在BBC Radio2)在语言层面(结构和语义),情境和文化层面,可以解释每一组模型的新单词。在心理语言学的方法的基础上,在方法论部分的心理语言学方法的基础上,将描述人类的认知过程,即他们如何理解新词,如何在读者的注意力和大众医学的方法论之间进行互动,新词如何影响人们的思维,人们对新词有什么样的态度。然后,对英语语言的核心派生模式进行分析,以使其在大众媒体新词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从而能够显示出高效率的污染过程。
  主要的研究结果直接回答了以下研究问题:(1)什么是抓住新词形成的重要特征?(2)理解新词的过程是如何运作的?(3)英语大众传媒新词的结构和语义特征和心理语言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心理语言学方法的加入,使英语大众传媒的研究更加深刻,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因为它与个体的认知和认知过程有关。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大众媒体中使用的新词的反应,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人们知道这个词或者忽略它的真正意义是因为不熟悉或是无罪的。我们能够看到读者或观众和所谓的“新奇感”之间互动,这种策略对读者的心灵的影响和他/她的进一步的认知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