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劳动力市场歧视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
【6h】

劳动力市场歧视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导言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思路和方法

1.3研究创新

1.4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

2西方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研究综述

2.1歧视的一般概念

2.2理论形成的早期思想渊源

2.3市场竞争歧视理论

2.4非竞争性歧视理论

2.5统计性歧视理论

2.6前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2.7歧视的经济成本

3中西方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的比较研究

3.1中国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的表现

3.2中国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的研究现状

3.3中西方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的比较研究

4农民工就业歧视分析

4.1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社会根源

4.2农民工工资歧视的计量分析

4.3农民工社会福利制度歧视的计量分析

4.4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

4.5消除农民工就业歧视的政策建议

5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分析

5.1性别歧视的影响因素分析

5.2职业性别隔离的经济效应

5.3性别工资歧视的估计

5.4前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分析

5.5消除性别歧视的对策

6劳动力市场歧视其他类型分析

6.1年龄歧视的原因及其影响

6.2健康就业歧视分析

7反歧视措施研究

7.1国际社会反歧视措施概述

7.2国外反就业歧视措施述评

7.3我国反歧视措施的未来政策取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围绕中国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展开的,首先是对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的主要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其次是中西方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的比较研究,指出西方劳动力歧视理论的借鉴意义和不足;再次是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的分析,分析方法是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重点是实证分析;最后是反歧视措施研究,在对国际社会、西方主要国家以及我国反歧视措施评述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未来的政策取向。本文选择农民工与女性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本文主要运用了统计描述、比较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差额法、差异指数法等方法。  本文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1.对西方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整理和评述,并对统计性歧视理论有所拓展。  2.较为全面深入地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目前国内尚无专文作这样  的研究。  3.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对被歧视群体的歧视程度,以及歧视的社会经济成本  进行测定,目前这项工作目前国内还少有人做。  4.探讨了我国反歧视措施的未来政策取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