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高校校前区规划研究
【6h】

我国高校校前区规划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研究背景

1.2.1文化特质

1.2.2以人为本

1.2.3开放空间

1.2.4园林景观

1.3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3.1研究的内容

1.3.2研究的框架

1.4研究的方法与方式

1.4.1研究的方法

1.4.2研究的方式

1.5研究的意义

1.6 小结

2 相关理论研究

2.1关于校前区规划的研究

2.2关于校园规划的研究

2.2.1 查德·P·道贝尔的“整体动态”的校园规划思想

2.2.2查尔斯·摩尔的“场所关系”的校园规划思想

2.2.3祯文彦的“不确定空间”的校园规划思想

2.2.4国内关于校园规划的研究

2.3关于中介空间的研究

2.3.1黑川纪章的“灰空间”与“共存哲学”的理论

2.3.2阿尔多·凡·艾克有关“中介空间”的理论

2.3.3《建筑之中介空间》

2.4关于外部空间的研究

2.4.1芦原义信的“内部与外部”的空间理论

2.4.2诺伯格·舒尔茨的“存在空间”理论

2.4.3阿摩斯·拉普卜特的“人-环境”空间理论

2.5 小结

3 对校前区的理解

3.1校前区的概念

3.1.1校前区的组成

3.1.2校前区的空间范围

3.2校前区的功能

3.2.1文化功能

3.2.2使用功能

3.3校前区发展的影响因素

3.3.1社会因素

3.3.2人文因素

3.3.3地域环境

3.4校前区发展的趋势及问题

3.4.1标志性与“新八股”

3.4.2人性化与“几何化”

3.4.3巨大开放与资源浪费

3.4.4高度重视与平淡设计

3.5小结

4 校前区的空间解析

4.1校前区的空间特征

4.1.1整体性特征

4.1.2聚向性特征

4.1.3层次性特征

4.1.4连续性特征

4.2空间的规模

4.2.1适度大型化是必然趋势

4.2.2超常大型化是病态现象

4.2.3规模标准分析

4.3空间的形态

4.3.1围和型

4.3.2开敞型

4.3.3集约型

4.3.4引道型

4.4空间中的实体要素

4.4.1校门

4.4.2道路

4.4.3铺地

4.4.4树木

4.4.5草坪

4.4.6水体

4.4.7界面

4.5福建医科大学新校区校前区空间分析

4.5.1福建医科大学新校区校前区规划概述

4.5.2福建医科大学新校区校前区规划分析

4.5.3福建医科大学新校区校前区规划小结

4.6 小结

5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教育部制定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把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在其后的若干年内,我国高等院校的招生人数急剧增加,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1022所,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生108.36万人。至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1731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447.34万人,在校生达1333.50万人。校园规模迅速扩大,高校新校园不断涌现,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本文介绍了我国高校校前区规划情况.

著录项

  • 作者

    张蕾;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
  • 学科 建设设计及其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沈济黄;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高等学校;
  • 关键词

    校前区; 高校; 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