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回顾性研究
【6h】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回顾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治进展

综述二 细胞因子与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回顾性研究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转归。 方法对1992年1月-2006年1月期间在浙江省儿童医院就诊的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45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数据输入电脑后采用SPSSfor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45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为6.4±4.3。室间隔缺损(25例,55.6%)和动脉导管未闭(9例,20.0%)是最常见的基础心脏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45例(100%),贫血33例(73.3%),脾脏肿大18例(40.0%)。29例(64.4%)患儿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赘生物,平均直径为11.1mm。26例(57.8%)患儿血培养为阳性,链球菌仍是为最常见的致病菌,发现13例(50.0%),第二位是葡萄球菌10例(38.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例(26.9%)。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心功能不全17例(37.8%)和栓塞7例。25例(55.6%)患儿抗感染治疗后接受心外科手术治疗,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因包括:赘生物经抗感染治疗后未完全消失(14例),瓣膜破坏所致心功能不全(9例)。 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是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最常见的基础疾病;常见病原菌是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易并发心功能不全和栓塞。经抗感染后赘生物未能消失或瓣膜破坏导致心功能不全时可给予手术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