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共生理论的高校独立学院演变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6h】

基于共生理论的高校独立学院演变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引用符号一览表

1绪论

1.1高校发展中的独立学院

1.2问题的提出与拟解决的问题

1.3独立学院的概念界定

1.3.1公办学校

1.3.2社会力量办学、民办学校、私立学校

1.3.3二级学院与独立学院

1.4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研究内容、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5.1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

1.5.2研究的理论基础

1.5.3研究方法

1.6创新之处

1.7本章小结

2文献综述

2.1组织演化理论综述

2.1.1组织演化理论

2.1.2生命周期理论

2.1.3资源理论

2.1.4文献小结

2.2共生理论综述

2.2.1共生理论的特征

2.2.2共生理论的相关概念描述

2.2.3共生系统的基本原理

3“独立学院—母体高校”共生关系的界定与分析

3.1“独立学院—母体高校”共生关系的界定

3.1.1生物共生与社会共生现象

3.1.2“独立学院—母体高校”共生现象分析

3.2“独立学院—母体高校”共生的条件分析

3.2.1“独立学院—母体高校”共生的必要条件

3.2.2“独立学院—母体高校”共生的充分条件

3.2.3“独立学院—母体高校”共生的一般条件

3.3“独立学院—母体高校”共生的成因分析

3.3.1提高整体办学效益

3.3.2分散整体办学风险

3.3.3互补资源优势

3.3.4扩大办学规模、扩张人才培养类型

3.4“独立学院—母体高校”共生关系的实证分析

3.4.1共生关系的共生度分析

3.4.2共生关系的亲近度分析

3.4.3共生关系的共生能量分析

3.5本章小结

4独立学院演变的模式分析

4.1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共生类型组织维度分析

4.1.1点共生

4.1.2间歇共生

4.1.3连续共生

4.1.4一体化共生

4.2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共生类型行为维度分析

4.2.1寄生

4.2.2偏利共生

4.2.3非对称性互惠共生

4.2.4对称性互惠共生

4.3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共生的状态分析

4.3.1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共生状态的理论划分

4.3.2现有研究划分的定位与比较

4.4独立学院演变的两种基本模式分析

4.4.1蜕变再生模式:→S11(→P1,→M1)→→S33(→P3,→M3)→→S32(→P3,→M2)或→S31(→P3,→M1)

4.4.2逆生退化模式:→S11(→P1,→M1)→→S52(→P5,→M2)→→S64(→P6,→M4)或→S54(→P5,→M4)

4.5浙江省独立学院演变案例分析

4.5.1蜕变再生模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4.5.2逆生退化模式: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4.5.3两种模式比较与浙江省独立学院总体演变情况

4.6本章小结

5独立学院演变的机理分析

5.1独立学院演变状态的动态稳定性分析

5.1.1密度均衡分析

5.1.2稳定匹配分析

5.1.3稳定分配分析

5.2独立学院演变的性质——共生相变

5.2.1共生系统的相变

5.2.2共生系统相变的动因:系统平均非对称分配因子α、全要素共生度δ

5.2.3独立学院演变与共生系统相变关系分析

5.2.4独立学院演变的九种方式

5.2.5独立学院演变的理论模型

5.3“系统平均非对称分配因子α”分析

5.3.1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相对亲近度Vab

5.3.2对比开放度u

5.3.3独立学院形态相对大小S

5.4“全要素共生度δ”分析

5.4.1共生界面阻尼特征值λ

5.4.2母体高校单要素共生度δsb

5.5独立学院演变机理的实证分析

5.5.1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5.5.2独立学院演变变量的相关分析

5.5.3独立学院演变的回归分析

5.6本章小结

6独立学院演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6.1独立学院演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6.1.1合作者共生环境身份不清晰,共生系统不完整

6.1.2相对亲近度Vab偏高

6.1.3对比开放度u趋0化

6.1.4相对形态大小S差异较大

6.2政策性建议

6.2.1关于进一步明确独立学院、母体高校与合作方共生身份的建议

6.2.2关于从显性和隐性两方面入手、不断提高相对亲近度的建议

6.2.3关于注重共生环境建设、适度增大对比开放度u的建议

6.2.4关于从有形和无形两方面入手、增大独立学院形态的建议

7结论与展望

7.1研究结论与总结

7.2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论文运用共生理论,通过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论述了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之间存在的共生关系,提出了“蜕变再生”、“逆生退化”两种独立学院演变的基本模式,找到了独立学院演变的性质--共生相变,以及动因--共生能量分配的对称性、共生能量总量的变化,同时提出了“进一步明确独立学院、母体高校与合作方的共生身份;从显性和隐性两方面入手,不断提高相对亲近度;注重共生环境建设,适度增大对比开放度;从有形和无形两方面入手,增大独立学院形态”的建议。 第一章对论文研究目的、内容、思路、方法、理论基础、创新之处作简要说明,并对独立学院的概念做出界定。 第二章对组织演化理论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与归纳,并介绍共生理论的一些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 第三章从质参量兼容判据为切入点,将共生理论与“独立学院-母体高校”实际相结合,重点论证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之间的共生关系,及形成共生关系的条件、成因,并对共生关系作实证分析。 第四章从组织、行为两个维度,分析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共生的各种类型,即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确立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的28种共生形态,提出独立学院演变的两种基本模式,并对两个实际典型案例进行实证。 第五章分析共生状态稳定与变化的条件,详细论证独立学院演变与共生系统相变之间的关系。指出独立学院演变的基本原因和动力,建立起独立学院演变的理论模型。同时分别从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相对亲近度Vab、对比开放度u、独立学院形态相对大小S三方面对非对称分配因子a进行分析,从共生界面阻尼特征值入、母体高校单要素共生度sb两方面对全要素共生度进行论证,并对独立学院的演变机理进行回归分析。 第六章针对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第七章对论文中所论述的主要观点进行概括性的总结说明,并对独立学院的进一步研究方向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有: 一、论文首次提出了独立学院演变过程中可能经历的28种形态、9种演变方式和两种基本演变模式,以及影响演变的两个基本因素,同时还指出了独立学院今后发展的两个不同的方向,这无论是对政府、母体高校,还是对独立学院如何调整好各种关系,从而有利于独立学院的更好发展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二、论文在研究独立学院的同时,把独立学院和母体高校作为一个有机生态整体来研究,这更加有利于深入探讨独立学院演变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问题。 三、论文首次将“偏利于母体高校共生”这种特殊的不稳定的偏利共生类型命名为“逆生”,比较形象地反映了在这种共生状态下独立学院的演变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