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唑类杀菌剂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缓释性能及抑菌活性研究
【6h】

三唑类杀菌剂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缓释性能及抑菌活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含氮杂环农药的金属配合物研究概况

1.2 1,2,4-三唑衍生物为配体的金属配合物研究近况

1.3缓释/控释技术

1.4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戊菌唑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光解和缓释性能

2.1前言

2.2实验部分

2.2.1试剂和仪器

2.2.2戊菌唑金属配合物合成

2.2.3戊菌唑配合物缓释性能测定

2.2.4戊菌唑及其铜配合物光解实验

2.3结果与讨论

2.3.1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2.3.2红外光谱

2.3.3热重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2.3.4配合物在水中的缓释性能

2.3.5戊菌物与戊菌唑铜配合物光解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 腈菌唑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缓释性能

3.1前言

3.2实验部分

3.2.1试剂和仪器

3.2.2腈菌唑金属配合物合成

2.2.3腈菌唑配合物缓释性能测定

3.3结果与讨论

3.3.1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3.3.2红外光谱

3.3.3热重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3.3.4配合物在水中的缓释性能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戊唑醇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缓释性能

4.1前言

4.2实验部分

4.2.1试剂和仪器

4.2.2戊唑醇金属配合物合成

4.2.3戊唑醇配合物缓释性能测定

4.3结果与讨论

4.3.1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4.3.2红外光谱

4.3.3热重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4.3.4配合物在水中的缓释性能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甲苯体系中三唑酮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

5.1前言

5.2实验部分

5.2.1试剂和仪器

5.2.2配合物的制备

5.2.3抑菌活性测定

5.3结果与讨论

5.3.1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5.3.2红外光谱

5.3.3热重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5.3.4对几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 配体及其配合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6.1实验部分

6.1.1实验器材与材料

6.1.2实验原理

6.1.3实验准备

6.1.4实验步骤

6.2结果与讨论

6.2.1戊菌唑及其配合物对几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6.2.2戊唑醇及其配合物对几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6.2.3腈菌唑及其配合物对几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6.3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以三唑类杀菌剂戊菌唑、腈菌唑、戊唑醇和三唑酮为主要研究对象,合成了相应的金属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差热-热重分析等手段对相应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这几种配合物的组成。测定了三唑类杀菌剂金属配合物在水中的缓释性能,并开展了相应的抑菌活性研究。 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合成了戊菌唑Cu(II)、Zn(II)、Co(II)、Ni(II)和Mn(II)的五种金属配合物,分别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和差热-热重分析等手段对金属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金属配合物的组成,对金属配合物在水中的缓释性能及铜配合物的光解行为进行了研究。 2)合成了腈菌唑Zn(II)、Co(II)、Ni(II)和Mn(II)的四种金属配合物,分别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和差热-热重分析等手段对金属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金属配合物的组成,研究了金属配合物在水中的缓释性能。 3)合成了戊唑醇Cu(II)、Zn(II)、Co(II)、Ni(II)和Mn(II)的五种金属配合物,分别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和差热-热重分析等手段对金属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金属配合物的组成,开展了金属配合物在水中的缓释性能研究。 4)在水-甲苯体系中,合成了三唑酮与氯化铜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和差热-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推测了配合物的结构。同时测定了配合物和配体三唑酮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其中对丝核菌的活性优于三唑酮。 5)对戊菌唑、戊唑醇、腈菌唑的金属配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的研究,分别测定它们的EC50值及其毒力指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