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心源性脑小动脉栓塞的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6h】

心源性脑小动脉栓塞的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致谢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的制备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新发的心源性脑栓塞的小动脉(尤其是皮质下小动脉>栓塞(直径<1.5cm)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前瞻性的收集连续性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脑梗死病例,根据2007年修订的TOAST分型分为5组,重点比较心源性脑栓塞和小动脉病变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并详细分析心源性脑卒中的小动脉栓塞的发生情况。 结果:心源性脑栓塞组年龄、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小动脉病变组。心源性脑栓塞组患者NIHSS(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和mRS(modifled Rankin Scale)评分显著高于小动脉病变组。15例接受DWI检查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具有皮层下小病灶者占73.3%(11例),单发皮层下小病灶占13.3%(2例);具有皮层小病灶者6例。66.7%的病灶位于前循环;53.3%的病例合并或单独出现大病灶(直径>3cm)。 结论: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小动脉栓塞的几率较高,包括皮层和皮层下小动脉的栓塞,尤以后者居多。皮层下小病灶往往和其他病灶一起发生。心源性脑栓塞多发生于前循环;一半以上的病人出现大面积脑栓塞,且多位于左侧大脑半球。心源性脑栓塞与炎症、高凝状态等关系密切,其所造成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残障程度显著比小动脉性梗死严重。

著录项

  • 作者

    刘玲;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部;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医学院;

  • 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部;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
  • 学科 神经病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建仁;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脑动脉硬化;
  • 关键词

    心源性脑小动脉栓塞; 影像学分析; 脑梗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