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德布林小说《柏林·亚历山大广场》男主角塑造中的身体观
【6h】

论德布林小说《柏林·亚历山大广场》男主角塑造中的身体观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Danksagung

1.Einleitung

1.1 Themenwahl und Fragestellung

1.2 Forschungsstand und Vorgehensweise

2.K(o)rper-Einstellung

2.1 Kulturwissenschaftliche Ans(a)tze

2.2 Etymologisehe Interpretation

2.3 Biografisehe Interpretation-zwei Seelen in einer Brust

2.3.1 Der Nervenarzt D(o)blin

2.3.2 Der Dichter D(o)blin

3.Gef(a)ngnis als Ort der Strafverbü(B)ung

3.1 Die Entstehung des Gef(a)ngnisses

3.2 Die Bedeutung des Gef(a)ngnisses im Roman

3.2.1 Die gelehrigen K(o)rper

3.2.2 Sicherheit und Ordnung

4.Gro(B)stadt als Oft der Gewalt.

4.1 Berlin ais Gro(B)stadt

4.2 Schlachthofais Symbol der Gewalt

4.3 Nebenmenschen als(Anti)Helden

4.3.1 Otto Lüders

4.3.2 Reinhold

4.3.3 Herbert und Eva

4.3.3 Mieze

5.Irrenanstalt als Geburtsort

5.1 Die Funktion der Irrenanstalt

5.2 Der behandelte K(o)rper

5.3 Wiedergeburt des K(o)rpers

6.Freiheit in der Unfreiheit oder Unfreiheit in der Freiheit.

7.Schlussfolgerung

Literaturverzeichnis

展开▼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研究发生了文化学转向,在将文化作为文本来阅读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文本以及文本中的意义建构过程.诸如感知问题、身体问题、记忆问题、述行问题等都成为了研究的对象。
   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鸿篇巨制《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从1929年第一次出版便弓l起了批评家的极大关注,与之相关的研究也层出不穷,视角不断推陈出新,如犯罪小说研究、大城市小说研究、市民教育小说研究、政治小说研究、宗教小说研究以及哲理小说研究等.但是从文化学,尤其是从身体角度来研究这部作品的尝试还不是很多。
   本文尝试着从作者对主人公身体塑造的角度入手,分析这篇小说中所反映出的权力问题.本文的重点是分析男主角的身体在三个不同场所,即在监狱、柏林这个大都市和精神病院所受到的规训与惩罚,特别是其在象征“恶”的监狱里面尚能四肢健全、身体健康,可到了正常的社会里却逐渐堕落、屡遭打击,进而死在了象征“拯救”的精神病院里。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一点,与显性的“恶”与“吃人”相比,那种隐性的“恶”更为可怕,更为“吃人”。同时,与在受到身体自由被限制的监狱里面相比,主人公在社会里表面上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其实反而更不自由。虽然主人公最后获得了重生,并达到了一定的对世界的认识水平,但是在社会这种潜在的“吃人”机制下,人的本质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