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致谢
摘要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1.2.1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概论
1.2.2 定量蛋白质组学
1.2.3 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1.3 MicroRNA的研究现状
1.3.1 miRNA的发现和起源
1.3.2 miRNA的功能
1.3.3 miRNA的检测方法
1.3.4 miRNA靶基因的预测
1.4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家蚕后部丝腺蛋白质组学研究
2.1 引言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内容
2.4 材料与方法
2.4.1 样品制备
2.4.2 主要试剂
2.4.3 主要仪器
2.4.4 实验方法
2.5 结果
2.5.1 家蚕后部丝腺蛋白表达谱分析
2.5.2 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2.5.3 差异蛋白分析
2.6 讨论
2.7 小结
第3章 miRNA鉴别软件筛选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miRNA前体序列下载及处理
3.2.2 三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分类器
3.2.3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人类和昆虫miRNA前体特征比较
3.3.2 整体对比和测试
3.3.3 24个物种内部差异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家蚕后部丝腺miRNA表达谱分析
4.1 引言
4.2 研究目的
4.2.1 实验材料
4.2.2 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小RNA文库Solexa测序
4.3.2 miRNA的检测和保守性分析
4.3.3 miRNAs表达谱分析
4.3.4 预测新miRNAs
4.3.5 差异miRNAs靶基因预测
4.4 小结
第5章 家蚕后部丝腺miRNA表达谱芯片构建与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生物材料
5.1.2 总RNA提取
5.1.3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家蚕后部丝腺miRNAs表达谱芯片的构建
5.2.2 家蚕后部丝腺miRNAs检测
5.2.3 实验重复性分析
5.2.4 家蚕五龄第三天miRNAs表达差异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6.1 全文总结
6.2 主要问题
6.3 创新点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1 414条新miRNAs及表达量
附录2 新miRNAs前体序列比较
附录3 芯片验证的miR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