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网络能力、创新结构与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6h】

企业网络能力、创新结构与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关键概念界定

1.3.1 复杂产品系统

1.3.2 创新结掬

1.3.3 协同创新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结构安排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4.3 结构安排

1.5 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复杂产品系统概述

2.1.1 复杂产品系统的概念

2.1.2 复杂产品系统的特征

2.2 创新理论视角中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

2.2.1 创新理论的提出

2.2.2 创新与学习理论研究

2.2.3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研究

2.2.4 研究评述

2.3 网络理论视角中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

2.3.1 网络结构与创新绩效的研究

2.3.2 网络能力与创新绩效的研究

2.3.3 网络结构、网络能力与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研究

2.3.4 研究评述

2.4 自组织理论视角中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

2.4.1 耗散结构理论

2.4.2 协同学理论

2.4.3 混沌学理论

2.4.4 突变理论

2.4.5 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研究

2.4.6 研究评述

2.5 理论评述

3 复杂产品系统协同创新的理论构建

3.1 理论框架

3.1.1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自组织理论

3.1.2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模式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方法

3.2.2 研究样本

3.3 案例分析

3.3.1 中国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概况

3.3.2 浦镇公司创新网络演化

3.4 研究讨论

3.4.1 复杂产品系统协同创新的理论机理构建

3.4.2 复杂产品系统协同创新的自组织行为探析

3.5 结论

3.6 小结

4 网络能力的分类与测量研究

4.1 网络能力理论发展

4.2 网络能力测量的访谈研究

4.2.1 访谈与数据收集

4.2.2 访谈资料分析

4.2.3 探测性分析

4.3 网络能力测量的问卷佐证研究

4.3.1 问卷与数据收集

4.3.2 内部一致性检验

4.3.3 探索性因子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企业网络能力、创新结构与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绩效的关系机理研究

5.1 企业网络能力与企业创新结构的关系

5.1.1 网络关系管理能力与创新结构

5.1.2 网络配置管理能力与创新结构

5.2 企业创新结构与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绩效的关系

5.2.1 网络关系强度与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绩效

5.2.2 网络中心性与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绩效

5.3 企业网络能力与创新结构的内在关联性

5.3.1 网络关系管理能力与网络配置管理能力的相关性

5.3.2 网络关系强度与网络中心性的相关性

5.4 概念模型的提出

5.5 小结

6 企业网络能力、创新结构与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绩效实证研究

6.1 问卷设计

6.1.1 调查问卷的内容

6.1.2 问卷设计的程序

6.2 变量设计及测度指标

6.2.1 被解释变量及测度指标

6.2.2 解释变量及测度指标

6.2.3 中介变量及测度指标

6.3 样本选取与数据采集

6.3.1 企业样本的选取

6.3.2 数据采集过程

6.4 主要研究方法

6.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4.2 信度和效度分析

6.4.3 结构方程模型

6.5 实证分析过程

6.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5.2 信度和效度检验

6.5.3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6.5.4 初始模型的拟合结果

6.5.5 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

6.6 实证结果验证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7.2.1 理论贡献

7.2.2 实践意义

7.3 研究的局限性

7.4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企业实地访谈提纲

附录2:调查问卷(一)

附录3:调查问卷(二)

附录4: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规模不断增大,以大型计算机、高铁、航空航天业、港口造船业等为代表,具有典型复杂产品系统特征(Miller&Hobday,1995)的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已经逐步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京沪高铁故障频发,723动车追尾事故等现象屡见报端,决定复杂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高端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制造能力仍严重依赖国外,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我国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建设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复杂产品系统创新作为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Khan1999; Kash,Ryeroft,2000),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关注和重视。但从现有究来看,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第一,区别于传统大规模生产,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具有其显著特征,因此,如何从现有相关理论,抽象出符合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分析框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现有理论认为,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具有非线性协同创新(组织内协同、组织外协同)和创新模式选择(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等特征,因此,如何进一步挖掘其关联机理,进而揭示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运行机制是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第三,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不同组织间的多层次协同创新,且不同组织间创新方式不同,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内在机制也会发展变化,因此,如何运用系统论、社会网络理论的研究框架构建复杂产品系统内在结构也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第四,现有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研究从阶段性演化和阶段性协同特征揭示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然而,这个过程是如何演化的、其内在机理是什么?现有研究显然并未涉及。 针对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复杂产品系统内的系统集成商为研究点,以企业网络能力为研究视角,结合创新理论、网络理论、系统理论构建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网络,并运用自组织演化理论,揭示了其内在演化路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复杂产品系统协同创新的内在机理,为其研究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分析框架。 在实证理论框架的构建中本文通过中国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作为现实案例样本,运用自组织演化的分析逻辑进行了探索式时序案例研究设计,构建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理论框架。并通过理论推演,实证分析,对网络能力进行重新定义和维度划分。在此基础上,通过调研回收的174份有效问卷,运用SEM模型进行了相关理论假设的检验。 通过案例研究、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为后续研究提供实践意义: 第一,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是一个系统演化的过程,它通过企业网络能力、创新结构和创新模式共同协同演化而成。在三者共同协同演变下,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呈现出具有自组织行为的阶段性特征,主要包括:涨落阶段、役使阶段和相变阶段。 第二,本文认为,复杂产品系统发展中既需要利用式创新,又需要探索式创新,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就是两者有机结合的过程:在系统涨落阶段,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尚未形成,涨落效应有利于复杂产品系统企业利用式创新。在系统役使阶段,复杂产品创新系统开始形成了有序系统结构,进而有利于企业探索式创新。在系统相变阶段,复杂产品创新系统突破了临界点,增强了子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形成彼此间的协同效应,并最终表现为系统自主创新能力的构建,有利于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的协同。 第三,本文探索性地考察了企业复杂产品系统网络能力、创新网络结构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探讨了复杂产品创新系统协同创新的内在网络机制:协同创新需要合理的网络结构,网络关系强度增加有利于利用式创新,但是不利于探索式创新,所以企业与创新合作伙伴合作过程中既需要保持一定的强连接,也需要弱连接,只有强弱关系比例合理才能有利于协同创新;同样网络中心性提高有利于利用式创新但是不利于探索武创新,所以当企业需要进行探索式创新时,过于中心的网络位置未必合适,容易产生路径锁定效应。 第四,网络能力对网络结构产生直接影响,网络能力分为关系管理能力和配置能力两个维度,要保持合理的网络结构,必须要培育合适的网络能力,同时企业网络资源有限,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培育的能力有所侧重。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复杂产品系统要实现协同创新必须要有合适的网络结构和网络能力,协同创新的实现来自于内在网络机制的协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