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义天与其佛教思想研究
【6h】

义天与其佛教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范围

1.2 研究动向与研究办法

1.2.1 现有的研究动向

1.2.2 研究办法

2 义天的生涯与活动

2.1 出家与入宋求法

2.1.1 出家修学

2.1.2 入宋求法及交流

2.2 归国后活动与兴教

2.2.1 归国后佛教界活动与海印寺隐居

2.2.2 开创天台宗重薹佛教界并参与政治改革

3.义天的著述

3.1 《大觉国师文集》

3.1.1 《大觉国师文集》的刊行与构成

3.1.2 《大觉国师文集》缺落分析

3.2 《圆宗文类》与华严章疏

3.2.1 《圆宗文类》的编纂

3.2.2 《圆宗文类》的构成

3.2.3 《圆宗文类》引用的华严章疏

3.3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

3.3.1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的编录和体制

3.3.2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编录的佛教史意义

3.4.未完的著作《释苑词林》

3.4.1 《释苑词林》的编纂

3.4.2 《释苑词林》的意义

3.5 《刊定成唯识论单科》

4.义天与韩国天台宗开立与展开

4.1 高丽初天台思想的传承

4.1.1 天台法华的传来与传承

4.1.2 高丽初天台高僧的活跃

4.2 义天开创天台宗的思想准备与开宗宏愿

4.2.1 义天天台思想的受容与修学

4.2.2 义天宣扬天台教法之宏愿

4.3 天台宗的开立以及王室和佛教思想支持

4.3.1 高丽王室对天台宗的积极支持

4.3.2 当时佛教界的思想动向

4.3.3 国清寺创建与天台宗开宗

4.4 天台宗开立以后的展开

4.4.1 第2世妙应大禅师教雄(1076-1142)

4.4.2 第3世圆觉国师德素(1107-1174)

4.4.3 现代天台宗的重创

5 义天的佛教思想

5.1 华严思想

5.1.1 教判论

5.1.2 华严一乘缘起思想与观法

5.2 天台思想

5.2.1 与宋天台教学的交流

5.2.2 天台教观

5.3 禅思想

5.3.1 对于禅的认识与受容

5.3.2 教观兼修思想

5.4 唯识思想

5.4.1 高丽唯识学的发展及义天的关注

5.4.2 性相兼学的唯识思想

5.5 义天佛教思想的会通特色

6.义天对韩、中、日佛教的影响

6.1 对韩国佛教影响

6.1.1 《高丽教藏》的刊行

6.1.2 会通佛教思想的传承

6.1.3 韩国宗派佛教的展开

6.2 义天对中国佛教影响

6.2.1 中韩佛教交流的使节

6.2.2 以佛教典籍交流对中国佛教复兴和寄与

6.2.3 会通佛教思想的中国影响

6.2.4 慧因高丽寺建立和增进韩中友谊

6.3 义天和辽、商昌及日本的佛教交流及影响

7.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朝鲜半岛佛教的全盛时期为高丽王朝,而大觉国师义天正是活跃于此时的佛教泰斗。大觉国师义天(1055-1101)为韩国古国高丽文宗第四子,11岁出家,47岁殁,一心向佛,一生致力于求道、弘法。他饱学儒、佛、道,佛法精深多样,囊括华严、惟识、禅等思想。义天的佛教思想并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为了充分践行佛教的根本义理,义天入宋求法、弘法,于此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会通思想深深地扎根于义天佛教思想中。义天1067年13岁时成为僧统(僧职中的最高职位),并很好地解决了佛教里许多悬而未决的难题。22岁时初讲《华严经》及相关经书,对佛教教理及佛教思想孜孜不倦地加以探求。直面高丽佛教界的诸多问题,义天决定入宋求法以开创全新的高丽佛教。入宋期间,义天非常活跃,四处求法、惠施,拜访当地名僧大德,俨然一个文化使节。归国后,他开创了高丽天台宗,开启了高丽的宗派佛教时代。
  本文以有关义天的中韩史料和相关研究为基础,为义天佛教设立综合理解体系,从多个层面力求还原我国历史上义天国师的光辉形象,阐明义天会通佛教思想的深远影响,以期促进韩中两国的友谊,并探讨东亚佛教交流和传播的国际化模式。
  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研究范围,对前人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办法。
  第二部分为义天生涯的介绍。着重介绍了义天的入宋求法以及归国后的活动。高丽宣宗2年(1085),义天入宋求法,和50余名高僧大德进行了交流,并收集了庞大的佛教资料。归国后义天对从宋、辽、日本等地收集而来的佛教资料进行了整理,设置了教藏都监编纂高丽教藏实现了四藏的确立,开创了韩国天台宗,对华严宗进行了改革,树立了独立的华严九祖说。他还积极参与政治,通过铸钱论向肃宗强调金属货币的便利性,为一切众生带来利益。
  第三章阐述了义天的撰述《圆宗文类》、《新编诸宗教藏总录》、《释苑词林》等,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其具体内容和构成进行分析,并指出义天思想的根源和收录相关章疏的意义。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文集缺漏的意义,并将义天碑文的建立和文集的编撰关联起来。
  第四部分介绍高丽天台宗的创立。首先以高丽初期天台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为铺垫,介绍了当时复杂的政治与社会背景。然后指出义天直面当时佛教界的诸多问题、夙怀天台开宗之志。1096年天台宗本刹国清寺的落成使得高丽天台宗正式走上历史舞台,此天台宗兼具天台教观兼修的实践思想和华严会三归一的会通思想,实为融合禅宗、华严等诸宗以进一步发展。最后介绍了天台宗在义天国师,2世教雄和3世德素的带领下的展开与发展。
  第五部分为义天佛教思想的介绍。在分别介绍义天佛教思想里的华严、天台、唯识以及禅思想的基础上,指出其所表现出来的佛学思想实为通佛教思想。义天继承了新罗僧义湘的华严学,批判均如的思想,主张教观并修、提倡华严思想相通。天台学是基础于法华教义把“五时八教”当作“教相”,以“一心三观”作为“止观”,教相本身包罗着佛教全般的教义,止观为实践其教法的结构,义天统一教相和止观为天台学的教观兼修。
  第六部分详细的介绍了义天国师的深远影响。指出义天不仅对高丽佛教的发展,尤其是在调和教派矛盾、佛学经籍整理和天台宗传播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他的入宋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两国关系发展,他赠送了《华严经》等诸多因战乱遗失的华严章疏,支援了华严宗的中兴,他在宋交流、驻锡的西湖慧因高丽寺也成为中韩友好的象征。此外,义天以佛教典籍为中心的交流活动也影响到了辽、高昌和日本等地,促进了当地佛教的发展。
  第七章为结论。指出义天的天台会通思想对现今国际化时代的影响,尤其是义天以典籍为中心的文献资料的文化交流。义天不仅是中、韩佛教交流史上还是东北亚佛教交流史上划时代的高僧大德。
  总之,义天的入宋佛法宣扬活动大大地促进了东亚佛教文化交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