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KM2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致癌作用
【6h】

PKM2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致癌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及标本资料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3 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PKM2在ICC中的表达

2.2 比较不同分期的患者远期生存率

2.3 si-PKM2转染9810和CCLP-1细胞功能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肝内胆管癌的分子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背景:
  肝内胆管癌(ICC)是消化系统中的一种相对少见而且最具破坏性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生隐匿、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预后较差等特点,而关于肝内胆管癌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其发生发展机制尚不明确;丙酮酸激酶M2(PKM2)已被报道参与有氧和无氧糖酵解,并且已被证实和多种肿瘤发生和进展相关。然而,在肝内胆管癌组织中尚无关于PKM2的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PKM2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以及它肝内胆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50例肝内胆管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PKM2在肝内胆管癌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肝内胆管癌远期生存预后的关系;构建PKM2的干扰RNA并转染9810和CCLP-1细胞系,检测PKM2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并观察对比9810和CCLP-1细胞侵袭、迁移和增殖能力的变化。
  结果:
  RT-PCR结果提示肝内胆管癌组织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3.24±0.693,显著高于相对应的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0.48±0.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组化的结果表明:PKM2低表达组(评分≤7分)平均生存期为40.61±4.537月,明显高于PKM2高表达组(评分>7分)的15.15±2.368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9810和CCLP-1细胞系中的,干扰组与对照组相比,在侵袭和转移实验中,对照组细胞侵袭及迁移计数显著高于干扰组(P<0.001);在增殖实验中随着时间增长,在第48h、72h对照组的吸光度值显著高于干扰组(P<0.001)。
  结论:
  PKM2在肝内胆管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在肝内胆管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和增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表达程度高低还和肝内胆管癌患者术后长期预后密切相关;PKM2可作为肝内胆管癌诊断、靶向治疗及判断预后的潜在重要靶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