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临床Ia期非小细胞肺癌纵隔N2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相关因素分析
【6h】

临床Ia期非小细胞肺癌纵隔N2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相关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缩略词表

1 引言

2 患者临床资料和方法

2.1 病例选择

2.2 临床资料收集

2.3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临床Ia期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跳跃性转移患者具体情况

3.2 临床Ia期非小细胞肺癌入组患者具体资料情况

3.3 临床Ia期非小细胞肺癌位置和纵隔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发生率的关系

3.4 临床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发生纵隔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预测因子

3.5 纵隔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在临床Ia期非小细胞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预测因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中纵隔N2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发生的规律机制、临床因素和预后等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及其淋巴结转移的程度范围是影响肺癌患者疗效和预后的最重要的几个指标之一,也是肺癌国际TNM分期的核心指标。当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伴有纵隔N2淋巴结转移时,其治疗的总体疗效和预后明显不甚理想。然而在临床上发现有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经过全面仔细检查后评估为临床Ⅰa期,而经过根治性手术以后发现患者并不是一个真正的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是仅出现纵隔N2跳跃性转移(Skip N2 metastases,SN2),而无任何肺门和肺内N1淋巴结转移的证据,这被称为非小细胞肺癌纵隔N2淋巴结的跳跃性转移(Skip N2 metastases,SN2),也似乎有文献证据表明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患者的预后与经典N1/N2淋巴结同时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似乎不同。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临床现象,经过重要的术前临床分期严格评估为Ⅰa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出现病理性的纵隔SN2淋巴结跳跃性转移。这是一类更加特殊的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群。由于随着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肺癌的的治疗策略较前有了一个很大的改变,不同的早期肺癌可能采用的手术方式、切除范围和淋巴结的处理方式和范围也都不尽相同。因此正确理解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的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相关特征因素对我们重新思考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策略和其他相关治疗考虑显得尤其重要。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出现术后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的可能相关的一些预测因素大家也不十分明确,了解和掌握其可能的相关因素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精准治疗策略。本文旨在探讨术后出现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而术前临床严格评估为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临床、影像和病理等相关特征因素,明确与其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可能存在关系的一系列相关参数,以加深对临床Ⅰa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的认识,能对出现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的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选择更合理和准确的手术方式和策略,从而建立起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判性检查诊断和更科学和细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检索分析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中心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胸外科患者手术数据库,在手术数据库中,我们回顾性的将所有接受手术最终病理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数据全部筛选出来。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数据库中,再根据细化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术前诊断为临床Ⅰa期(cⅠa期)的所有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此外再根据我们的进一步细化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术前诊断为临床Ⅰa期(cⅠa期),最终病理显示为纵隔淋巴结Skip N2跳跃性转移的患者[pN2(+),pN1(-)]。我们收集调查患者临床、影像和病理其他相关资料,如患者年龄,性别,吸烟状态,血清癌胚抗原水平(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肺窗肿瘤的最大直径[level-500 Hu(Hounsfield Unit),width1500HU],纵隔窗肿瘤的最大直径[level60HU,width350HU],肿瘤所在肺叶(上叶,中叶或下叶),肿瘤病理学类型(腺癌、鳞癌或其他),肿瘤浸润性与否,脏层胸膜是否累及(VPI,visceral pleura invasion),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毛细血管或淋巴管侵犯,细支气管侵犯,肿瘤术后病理纵隔淋巴结转移状况(个数累及、站数累及)等相关参数。所有的数据均采用IBM SPSS20.0软件(版本20.0,IBM SPSS Institute Incorporated,Chicago,IL,USA)进行统计和分析。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变量参数,再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显著性差异的变量参数进行多因素分析,评估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哪些临床、影像和病理等特征参数是与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当P<0.05时被认为数据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果:
  本研究中纳入851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接受手术的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851例的研究患者对象中,有561例患者术后病理显示未发现任何相关区域淋巴结转移,107例患者术后病理显示为肺内或肺门N1淋巴结转移而无纵隔N2淋巴结转移,136例患者术后病理显示发现同时伴有肺内或肺门N1淋巴结和纵隔N2淋巴结转移。47例患者术后病理显示发现仅有同侧纵隔N2淋巴结转移而没有伴有肺内或肺门N1淋巴结转移。其中561例为pN0,占65.9%。107例为pN1,占12.6%。183例为pN2,占21.5%,其中136例为pNon-SN2,占16.0%,47例为pSN2,占5.5%,而占pN2中的25.7%。在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和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单因素分析研究中,提示癌胚抗原>5ng/ml,CT纵隔窗显示的肿瘤最大直径>10mm,肿瘤细胞的中低分化程度,脏层胸膜累及,毛细淋巴管和(或)毛细血管侵犯,毛细支气管累及是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的危险相关因素,而纳入多因素的研究分析时显示脏层胸累及和CT纵隔窗显示的肿瘤最大直径>10mm是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相关的独立危险因子。在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和存在纵隔淋巴结N2转移但无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的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单因素分析研究中,提示脏层胸膜累及和CT纵隔窗显示的肿瘤最大直径>10mm是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的危险相关因素,而纳入多因素的两者研究分析时显示仍只有脏层胸累及和CT纵隔窗显示的肿瘤最大直径>10mm是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相关的独立危险因子。因此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提示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在CT纵隔窗显示肿瘤直径大于10mm并显示非常贴近脏层胸膜的周围型肺癌作为独立因素更容易发生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
  结论:
  我们的研究认为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纵隔淋巴结SN2跳跃性转移的发生率与其在CT纵隔窗显示肿瘤直径大于10mm并非常贴近脏层胸膜的周围型肺癌最终病理显示累及脏层胸膜显著相关,因此我们建议全面的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清扫是CT纵隔窗显示肿瘤直径大于10mm并非常贴近脏层胸膜的周围型肺癌的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手术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